农六师五家渠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1-05-16 农六师五家渠市统计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外宣工作。全年在省级以上刊稿2488.4篇(条),其中报刊稿件1387.5篇,广播电视播发新闻1006.9条,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稿件18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1条。在省级以上网络刊稿1200余条。

文化工作。组织了第九届文化艺术节、第五届电影节,继续开展 “我唱五家渠—‘红歌’大合唱比赛”、“我说五家渠—主题教育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我拍五家渠——摄影书画比赛”;举办了五家渠市红歌大合唱;开展“百首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业余合唱团代表兵团参加国家文化部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红歌大赛,荣获“中华黄河杯奖”;组织师“非遗”项目参加了由文化部在山东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博览会制作和展示了专题片7部。哈萨克毡绣《羊角花对花簪》获银奖;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暨新疆第六届少儿舞蹈大赛,3个节目获一等奖;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暨新疆第五届老中青服饰舞蹈比赛,获二等奖;组织参加自治区文联、音协主办的“感恩祖国歌唱和谐新疆”第二届音乐大赛,获金奖1个、银奖4个、铜奖4个,五家渠市文化局获优秀组织贡献奖。五家渠市广场文化艺术节获全国第十五届项目类“群星奖”,尹慧莲荣获第十五届“群文之星”。师市党委宣传部选送的作品《让生命永远唱歌》获兵团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与北京中视精典合作拍摄了20集电视连续剧《兵团往事》。编辑了《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眉户戏、曲子戏曲谱集,建了师非遗展示中心等。

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迎世博 迎亚运 讲文明 树新风”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讲一树”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了“我评议 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举办了“五家渠市第五届师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奇台农场一一○社区被推荐到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典型经验评析》一书。奇台农场一○八社区二连被评为“兵团文明生态小康连队”。五家渠一小牛雨溕同学获得了“兵团十佳美德少年”光荣称号。

卫生事业。全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5家,其中:师级医疗机构3家;团场(矿)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连队卫生室214家;厂矿卫生室29家;门诊7家;民营医院2家;个体医疗机构94家;师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团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家。拥有医疗卫生人员2331人,其中:师级医疗机构785人;团级医疗机构813人;社区卫生机构(含分场卫生所)314人;连队卫生员214人;厂矿学校卫生所50人;预防保健机构125人。共有床位1655张。其中:师级840张,团场(矿)745张,民营医院70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850人(不含疾控机构),注册护士1062人。

体育事业。举办了第二届环五家渠市自行车公路赛,农六师五家渠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组织代表队参加兵团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队参加了2010年兵团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获得奖牌数及团体总分名列第一。组织了五家渠市第二届篮球比赛、第三届羽毛球邀请赛、万人长跑比赛等。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师总人口31.07万人,其中:男性16.37万人,占52.7%;女性14.70万人,占47.3%。全部人口中,汉族28.41万人,占91.5%;少数民族2.66万人,占8.5%。农业人口16.14万人,占51.9%;一年内流动人口1.61万人,占5.2%。农牧团场人口25.7万人,占总人口82.7%,其中:居住在团场团部人口8.70万人,占团场人口的33.8%。年底总户数11.79万户,户均2.64人,农牧团场户数9.38万户,占79.5%,其中:农业户9.05万户,占98.80%;牧业户0.11万户,占1.20%。全师出生2019人,出生率为6.4‰;死亡人口1771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0.8‰。

全社会从业人数11.38万人,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5.71万人,下降1.1%,占50.29%;第二产业1.94万人,增长32%,占17.1%;第三产业3.72万人,增长10.1%,占32.7%。其中:单位从业人员6.05万人,增长2%,占53.2%;私营及个体从业人员3.9万人,增长25.2%,占34.4%。其他从业人员(含纯效益单位人员)1.41万人,下降10.1%,占12.4%。年末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3629人,离开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631万元。在年底全社会从业人数中,农牧团场从业人数8.99万人,增长2.1%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9.1%。

全师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58752.1万元,增长3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24868元,增长2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4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团场农牧工人均可支配收入9026元,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全师在岗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4万人,全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97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71万人;参加工伤保验人数6.5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78万人。

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0.6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32万人,新增劳动力就业0.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

全年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213件,结案例13件,结案率100%;受理行政复议案件0件,结案率0%;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17件,其中,劳动争议仲裁受理85件,结案85起,结案率100%.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继续保持90%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得到提高。国家、兵团、师审批新建项目192个,完成54项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

初步统计,师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33.40万吨。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2011.00吨(含中基公司);氨氮排放量186.68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94.79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60吨;工业烟尘排放量820.65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98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46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9.53万吨;综合利用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