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睢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06 徐州市睢宁县统计局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大型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创排了2009年大型春节电视联欢晚会《走进春天》。在天元广场举办了大型夏季纳凉晚会,7天时间用7大板块,演出100多个节目,展现睢宁时代风采。为迎接国庆60周年华诞,创办了大型文艺晚会《起飞之歌》。在连云港举行的“苏北鲁南民俗文化精英赛”上,《睢宁落子舞》代表徐州市参赛,荣获一等奖。又有《龙虎斗》、《云牌舞》、《苏北大鼓》三个项目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小品《下井之前》获省“安康杯”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在全省“红领巾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中。我县获一、三等奖各一名。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7.32万户,比上年增加2.87万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举办了“元旦万人环城跑”,庆“五一”职工乒乓球赛。第七届“百盛苏果杯”三对三街头篮球对抗赛等有影响大,中型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20余次。承办了“江苏省2009年太极拳(剑)比赛”和“徐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赛”等省、市级体育赛事。较好地宣传了睢宁新形象,提高了睢宁知名度。据统计,全县城乡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健身点有580个,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近30个,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达30%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6人,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体育健身网络。体育比赛获国家级金牌7枚,省级金牌4枚。获省级“道德风尚奖”一次。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卫生机构62个,病床1534张,医疗卫生工作人员2546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9.7%;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越快越好。省计划生育先进县创建活动开展顺利,全县计划生育率达89.7%。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逐年提升,城市化率达到31.7%,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业废水处理量714.37万吨,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05万标米/日,烟尘去除量16.38万  吨;环境噪音达标面积15平方公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5300万元;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132.9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4.3‰,死亡率11.4‰,比上年下降4.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84‰。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694元,比上年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2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6077元,增长11.5%;人均储蓄6455元,比上年增长19.4%。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600人,净增5293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68600人,比上年增加75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2725 人。全县共有敬老院22个,在院职工121人,收养人数1852人。当年扶持贫困户70294万人,其中,脱贫617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