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05 扬州市宝应县统计局

旅游业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精心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湖面开发及射阳湖温泉项目开发,白鹿岛生态旅游区积极争创江苏省乡村旅游十大精品单位、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旅游行业文明单位,射阳湖荷园创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取得进展,天元大酒店、金尊大酒店分别启动创建四星和三星级旅游饭店。全县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02.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23.2%。华美达五星级大酒店开工建设。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公路客运量1010万人、公路货运量595万吨、水上货运量586万吨。省道332全线建成通车。安大公路省道331以南建成通车,省道331至泾安线全面贯通。省道237二期基本实现路基贯通,宝射河大桥完成70%工作量。建成干线公路30多公里,完成投资5.25亿元。农村公路重点新建、改建恒黄公路下水段、永安干渠、郭夏等公路,里程约20多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08.6公里,实施危桥改造89座,共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5亿元。继续推进客运站、亭建设。新汽车客运总站投入运营。10座农村客运站投入使用,客运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业务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6.8%。年末电话用户72.91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0.74万户,增长15.4%;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20.66万户,新增1.0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65299户,比上年增加12081户,增长22.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6亿元,是2005年的近4倍,比上年增长37.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68亿元,是2005年的4.6倍,比上年增长61.0%,增幅在扬州各县(市、区)、苏中16个县(市)均位居第一。在财政总收入中,国税完成10.09亿元,增长38.6%;地税完成9.58亿元,增长64.3%;财政完成10.93亿元,增长19.6%。全年财政总支出32.51亿元,增长23.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6.36亿元,增长36.6%。

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存款增速略有放缓,对公存款增势明显。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26亿元,增长14.0%;对公存款余额62.14亿元,增长33.9%。各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6.42亿元,增长41.4%。新增贷款投向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个人房贷、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保险业规模扩大。全年保费收入8.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1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共组织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计划等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5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2项,争取上级项目无偿资金1934万元。组织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101项、省自主创新产品10项,已获批56项。全县专利申请量达1108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获专利授权28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件,百万GDP发明专利申请数、百万GDP专利授权数均居扬州县(市、区)首位。打造创新发展服务载体,全县已建成9个省级、39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开发区国际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造校舍3.7万平方米,建成县青少年宫。新创省绿色学校5所、市绿色学校21所、市数字化校园6所、市“优美校园”5家、市“文明食堂”4家、市“文明宿舍”2家。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添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Ⅱ类要求。投入1000万元,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统一配备专职保安和安保器械,新创省平安校园10家。新创省优质园2所、市优质园3所。大力推进扶贫助学“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全县孤儿及贫困生档案。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县荷藕节文艺演出、社区艺术节活动成功举办。创作宣传新时期宝应精神的小戏、小品、歌曲、表演唱、舞蹈等节目脚本40多个,《明星大腕》、《正确导向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金钥匙》、《送贺礼》等多项文艺创作在省市获奖。继续开展“三送”、“百日千场电影送万家”等文艺下乡演出活动。维修改造县文化馆,巩固提高镇标准文化站建设。全县农家书屋达标工作通过省抽检。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60.8万,参合率99.2%;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100%。全县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8.2%,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9.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7.7%,婴儿死亡率2.96‰,无孕产妇死亡。新创市卫生镇1个、省卫生村7个、市卫生村10个。完成县人医应急救治综合楼改建、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皮防院麻风村改建、县三院病房楼改建等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设立县体育总会。省女子足球队联办项目成功落户。成功举办县第十二届运动会、全民健身体育节,承办江苏省少儿足球比赛和扬州市“运河情”县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我县运动员在省十七届运动会上夺得2金1银,首次实现市政府下达参省运动会金牌和总分任务硬过关。县青少年田径队由乙组升入了甲组。年体彩销售额突破4200万元。

十一、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积极推进。精心组织实施宝应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启动邗沟路改造、北河路建设等城市道路工程。实施“两路六园”等绿化升级改造,新增城市绿化55.6万平方米。叶挺路、苏中路沿街立面改造5.6公里。有序推进棚户区及旧城改造。“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村庄整治深入推进。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等国家级项目,宝射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县城乡建设总投入49.11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总投入40.81亿元,镇村建设总投入8.3亿元。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年预计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488.64吨和56吨,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4.6%。西安丰、射阳湖、鲁垛、广洋湖、小官庄5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考核验收,新创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15个,鲁垛镇贾林村、柳堡镇张袁村、安宜镇渔场村、射阳湖镇刁夷村被批准为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352天,占全年96.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域内大运河、宝应湖和主要河流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各功能区域要求。建成县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