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大庆调查队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坚持“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总体要求,着力打牢“四个基础”,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攀升,为“十二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2900.1 12.0 第一产业 95.0 10.0 第二产业 2385.1 11.2 工业 2320.0 11.3 建筑业 65.1 9.3 第三产业 420.0 16.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3.1 6.3 批发和零售业 109.0 19.5 住宿和餐饮业 24.7 21.0 金融业 22.9 7.0 房地产业 83.9 10.9 营利性服务业 52.1 21.2 非营利性服务业 104.3 17.9 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达到3.3:82.2:14.5,油与非油经济比例达到52:48,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例达到80.1:19.9。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实现9.8亿元、11.3亿元、5.7亿元、5.2亿元和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21.7%、6.5%、59.7%和12.1%。地方财政支出175.3亿元,同比增长2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分别支出19.2亿元、23.5亿元、11.0亿元和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5%、11.3%和18.8%。 市场物价平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8%、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5%、衣着价格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5.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7.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下降1.8%、居住价格上涨2.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29.9%。 就业形势稳定趋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3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2.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5.0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种植业实现45.0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2.4万公顷,绿色特色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30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1.4%。全市粮食总产量达505.7万吨,同比增长28.3%。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产量(吨) 同比增长(±%) 粮 食 5057278 28.3 #水 稻 588525 22.4 玉 米 4161752 34.0 大 豆 107597 23.3 薯 类 37593 -40.8 油 料 30844 -25.4 甜 菜 69260 8.6 蔬 菜 729817 -29.9 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3.5亿元,实现畜牧业增加值46.2亿元。 2010年畜牧业生产及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同比增长(±%) 期末畜禽存栏 大牲畜(头) 784314 14.6 #黄牛及肉牛 246884 16.9 奶牛 485404 12.8 猪(头) 1339639 15.4 羊(只) 1088805 8.9 家禽(只) 15975812 14.0 #肉鸡 7115032 20.5 鹅 2172257 9.1 期末畜禽出栏 肉牛(头) 247554 12.8 肥猪(头) 1761306 15.8 肉羊(只) 837132 4.4 家禽(只) 36417394 10.3 畜禽产品产量 猪牛羊禽肉产量(吨) 276352 12.2 禽蛋(吨) 80006 15.3 牛奶(吨) 1501436 13.1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3.1万亩,实现产值1.8亿元。渔业产值实现4.6亿元,水产品产量7.6万吨。 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增强:新增膜下滴灌93万亩、旱涝保收田62.4万亩、土地改良1.5万亩,发展农机合作社46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1个,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55项,培训农民36万人次。 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新建农村公路368公里、饮水安全工程256处、沼气入户工程50项,新增上网村50个,有线电视入户3.4万户。农民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和大病补助标准分别达到150元以上和3万元以上,1.3万困难农户实现脱贫。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20.0亿元,同比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37户,实现增加值2090.0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增加值1499.8亿元,同比增长1.8%;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360.0亿元,同比增长27.8%;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57.0%;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同比增长63.0%;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3.9亿元,同比增长55.0%。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35.0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89.6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6.4万元/人,同比增长39.0%;主营业务收入3703.2亿元,同比增长28.9%。 地方工业快速增长:全市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22.4%。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的企业达2760家,同比增长10.9%;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工业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市地方工业增加值的50.2%;实现利税60亿元,同比增长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