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社会卫生系统拥有卫生机构17个(不含诊所等)。其中:综合医院6家,卫生院8家。入院人数44791人,出院44355人。全年共对31268名已婚妇女免费体检。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1.24万人,累计补偿金额5109.8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验收、“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通过国家验收。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达到省级建设标准;1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并全部通过省卫生厅评审验收。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内,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新用户14332户。文化下乡“三送工程”共为乡镇、社区送电影1656场,送戏35场,送总价值20万元图书15000余册,“农家书屋建设”通过省新闻出版局检查验收。成功举办了元旦长跑、腰鼓比赛、乒乓球比赛、春节送春联等活动,完成了百村体育健身工程,150套健身路径、价值600万元的器材设施配套到位,实现城乡健身路径全覆盖。体育馆建设主体工程完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落成投入使用,结束了贾汪区十余年无会议场所、无影院的历史;工程总投资1亿元,主体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分为文化中心、会议中心和大型景观广场三个功能区,主体建筑体现天圆地方、端庄典雅,现代时尚,成为贾汪城市建设的里程碑式建筑。 九、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年内,实施了城区、东路、西路、夏桥矿区四条线路铺设,改造城区供水主管网63公里,直接受益群众9.54万人。2010年末,城区路灯2858盏,增加408盏;投资130万元,铺设电缆1300米,改造城区小街小巷路灯,城市道路亮化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温暖工程”实施,投资1427万元铺设城区供热管线3050米,年内天然气用量达65万立方米。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年末,城市园林绿化面积820.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3.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市实有铺装道路46公里,铺装道路面积92万平方米,人均道路拥有面积14.1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8953吨。全年累计投资2970万元实施了临城河城区段综合改造,极大增强了城市防洪保安能力。年内,全区已建成和在建安置小区9个,其中夏桥小区安置房、天鼎华府小区已交付使用,广大棚户区居民彻底告别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新城区3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改观。 节能降耗目标完成。2010年,坚决执行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徐州闽东工贸有限公司、徐州龙山制焦有限公司于6月底前拆除完毕;徐州成日钢铁有限公司8月底前拆除。全部关闭水泥立窑生产线、关闭27家焦化企业和57家砖瓦企业,在全市率先完成“五小”企业关闭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43%,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环境保护稳步推进。2010年,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43.2%,森林覆盖率2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4.2。全区实施污染治理项目4个,累计投入3.4亿元,新增废气设计处理能力162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二氧化硫去除量53120吨,烟(粉)尘去除量10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75万吨。年内,实施采煤塌陷地复垦置换项目17个,新增建设用地5198亩。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稳定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14.39万户,比年初下降0.1%;户籍人口50.55万人,比年初增长2.8%。年末,全区男女性别比为109:100。城市化水平达54.4%,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2010年全区户籍人口及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人数(人) 增减(%) 所占比重(%) 全区户籍总人口 505515 2.8 100.0 其中:城镇人口 275000 7.5 54.4 其中:非农业人口 258591 15.9 51.2 其中:18岁以下 94540 16.3 18.7 18-35岁 149376 -0.9 29.5 35-60岁 185332 0.2 36.7 60岁以上 76267 1.8 15.1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2010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131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1元,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35元,增长14.3%。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6%,其中城市为34.5%,农村为36.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2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754元。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52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41台。年内,全区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通过省级整体验收。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93.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区救灾、抚恤事业支出706万元,增长25.6%;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合计983万元。年末,全区社会福利床位数1760张,增加270张。积极贯彻落实城乡低保提标政策。年内,全区527名重度残疾人领到首批护理补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提高为每人每年4069元,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后共发放五保供养金550.6万元。长寿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已按季度发放,惠及845名90周岁以上老人和10位百岁老人;累计支出377万元为4013人申办了养老(医疗)保险补贴。 年内,建设惠民小区廉租房179套,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在棚户区改造小区内配建经济适用住房397套,整合夏桥、老矿、新工区公租房资源,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扩大了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老年公寓建设选址、设计已完成;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工程量的70%;1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警铃入户工程,已安装警铃6.5万余户,完成目标任务的81%。 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全区共破获案件1576件;八类案件破获率达98.27%。全年共抓获各类违法分子4334人,其中:刑事案件人员745人,下降27.9%。摧毁犯罪团伙52个,共缴获赃款、赃物793万元。刑事案件收案219件,民事纠纷案件收案5968件,结案率分别为100%和99.8%。年末,全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8.0%。 注:1、地区生产总值(GDP)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使用请以《贾汪统计年鉴-2011》中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