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加快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7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市现在化标准验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红星争创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通过市级初审,成功举办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相关赛事;示范高中学校影响力逐步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当年全区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第三中学理科实验班重点本科上线率为100%,600分以上人数达到13人。学前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成立示范园与附属幼儿园联动协作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特殊教育不断完善,成立了红桥区特殊教育中心。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所76所,在校生3.65万人,教职工5696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速发展。以重点节庆文化活动为主线,精心组织了迎新年相声专场慰问演出、第二届估衣街花会、新中国成立61周年“红歌情祖国颂”群众歌咏大会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六进社区”十周年“文化进社区”活动,期间共组织了六大系列15项活动,提升了社区群众文化品位,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完成迁入新址并对外开放,图书馆藏书21.4万册,全年接待读者3.79万人次,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9个。其中,市属医院3个,二级医院3个,一级医院10个,专业机构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1个,社会办医机构14个,个体诊所14个,卫生所、医务室28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4240人,其中医生1619万人。加快卫生载体建设,三条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竣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区基本用药零差率销售累计为居民群众让利1532万元。第二周期1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展开。扎实推动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为1.6万名育龄妇女免费体检。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各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深入,精心组织体育大拜年暨慰问西沽公园建设者文体表演和法律咨询活动、迎五一红桥区首届市民羽毛球比赛等十余场大型体育活动群体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万余人参加。完成西沽公园体育调入扩建工程,结合新建小区及旧楼区改造新增健身路径48条,全区累计达到145条。推动14所学校运动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备战天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我区组队参加10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8枚,银牌14枚,铜牌25枚。2名运动员被评为天津市“希望之星”体育后备人才。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43元,比上年增长11.8%,比“十五”末增长89.2%,年均增长13.6%。人均消费支出15033元,增长14.5%,比“十五”末增长66.7%,年均增长10.8%。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5.4辆,家用电脑91台,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3.9辆和44台。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7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0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4万人;失业保险人数6.64万人;工伤保险人数5.8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11万人。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2.48万人;城市低保标准由430元提高到450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与特困救助金8856.3万元。实施了和苑新城、中药饮片厂等9个项目169.95万平方米的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建设。 十三、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4.2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7.37万人,女性人口26.8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98.17。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85‰,比上年提高个0.2千分点;死亡率8.23‰,比上年提高个3.31千分点;自然增长率-2.38‰,比上年回落3.11个千分点。2010年末,全区常驻人口总数为53.23万人。 注:以上数据为快报数据,最终数据以汇编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