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伊通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里提出的“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国家拉动内需难得机遇,加快提升发展速度,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增强公共财力,加快富民强县进程,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综 合 伊通县幅员面积2525.6平方公里,下辖3乡12镇, 186个行政村,5个社区, 9个居委会。经四平市统计局审核: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039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441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95062万元,增长37.9%;第三产业增加值629536万元,增长14.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去年的28.2%、14.3%和57.4%调整为26.2%、17.4%和56.3%。 表1: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标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118039 15.9 第一产业 293441 6.8 第二产业 195062 37.9 工业 185139 39.7 规模以上 160188 44.0 建筑业 9923 9.6 第三产业 629536 14.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6019 15.1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132456 11.2 住宿和餐饮业 14286 15.4 金融保险业 16485 15.6 房地产业 86988 9.0 其它服务业 233302 17.1 2010年,全我县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3263万元,同比增长45.9%。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5170万元,同比增长43.4%。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43023万元,同比增长19.2%。 农 业 农业生产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抓好粮食生产,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精品农业。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8280公顷,比上年增长7.1%。,全年粮食总产量1005025吨,比上年增长41.1%。其中玉米产量925651吨,增长51.5%,水稻产量68210吨,下降10.2%。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玉米播种面积88804公顷,增长12.8%。水稻播种面积8036公顷。下降19.5%。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28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168099万元,林业产值2681万元,牧业产值361143万元,渔业产值120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700万元。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牛出栏总量达395155头,比上年增长32.8%。生猪出栏573910头,增长1.3%。家禽出栏18179万只,增长6.2%。羊出栏72300只,增长4.0%。肉类总产量151924吨,比上年增长20.0%。禽蛋产量204800吨,增长53.3%。牛奶产量20130吨,增长29.4%。 年初耕地总资源101797公顷,年内增加耕地24798公顷,减少142公顷。至年末耕地总资源126453公顷。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有3乡12镇,有186个村民委员会,乡村户数为104545户,乡村人口为380112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194182人,乡村从业人员数为171299人。自来水受益村达90个,通公共汽车的村有186个,通电话的村有186个,境内公路里程2050公里。 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 1005025 -13.6 蔬菜总产量 吨 66172 22.1 肉类总产量 吨 151924 -2.9 鲜蛋总产量 吨 204800 16.7 牛奶总产量 吨 20130 169.9 水产品总产量 吨 1318 0.3 出栏生猪 头 573910 23.2 出栏家禽 只 18179 6.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53.1%,完成增加值1601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0%。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实现利润总额4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91.1%。税金17886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节能降耗成果显着。万元增加值能耗达到0.88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同比下降60.1%。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水泥熟料 吨 917383 9.0 水泥 吨 1029121 -12.0 服装 万件 52.51 -9.9 石油 吨 773663 84.5 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923万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9.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速长。完成480517万元,同比增长33.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全县消费品市场十分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7730万元,同比增长18.9%。 表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标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万元 287730 18.9 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贸易业 万元 258371 17.8 住宿、餐饮业 万元 29359 30.3 按城乡分: 县 万元 153532 16.7 县以下 万元 134198 21.6 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648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07928万元,比年初增加91629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7929万元,比年初增加1435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49905万元,比年初增加5470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79130万元,比年初增加47387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82683万元,比年初增加15976万元;中长期贷款96448万元,比年初增加31412万元。 表5 金融机构存贷款 单位:万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同期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507928 22.0 其中:企业存款 67929 36.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49905 18.5 各项贷款余额 279130 20.4 其中:中长期贷款 96488 263.9 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14601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客运量427万人,与上年持平;货运量311万吨,比上年增长0.6%;客运周转量1716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货物周转量695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