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国家积极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面凝聚民族力量,大幅提升了国际形象;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高度聚焦全球目光,充分赢得了国际赞誉。在这一年里,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理念,实施“三产带动”战略,加快“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步伐,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5.9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9亿元,同比增长32.4%。按全区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人均GDP为20497元,比上年的17001元增长20.6%。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同比略降,财政支出稳步增加。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0亿元,同比降低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财政支出34.3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2亿元,同比增长14.5%。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5.2亿元,同比增长9.7%;医疗卫生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36.8%。 税收总额:税收收入增速较慢。全区完成税收总额26.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国税税收合计9.4亿元,同比增长14.6%;地税税收合计17.5亿元,同比降低2.6%。全区三大税种完成情况:增值税6.7亿元,同比增长3.6%;营业税7.9亿元,同比降低7.4%;企业所得税3.0亿元,同比增长93.1%。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区内固定资产投资(经营地)52.0亿元,同比增长28.6%。 二、地区主要产业 农林牧渔业:都市型现代农业逐步壮大。果品、蔬菜、畜牧业良性发展,大桃产业升级战略深入实施,新增特色果品2.3万亩、设施蔬菜2000亩。肉禽产业加快发展,建成标准化鸡舍33栋,新增出栏能力100万只。峪口禽业新建5个蛋种鸡基地,增加生产规模74万套。西烟路田园生态产业走廊初具雏形,建设果品采摘、登山健体和农产品售卖园13处。农产品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圆满完成奥运食品供应任务,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处于全市前列。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农业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7.8%;畜牧业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18.8%。 全区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8.6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4万亩。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粮食产量8.1万吨,同比增长20%;蔬菜总产量27.9万吨,同比增长0.1%;干鲜果总产量35.5万吨,同比增长2.9%;出栏家禽614万只,同比降低2.6%;出栏生猪33.3万头,同比增长7.9%;鲜蛋产量2.5万吨,同比降低3.1%;成鱼捕捞量1.4万吨,同比降低13.1%。 工业: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工业总产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29.8亿元,同比增长13.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17.3%;个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亿元,同比下降26.6%。全区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16%。 兴谷开发区贡献突出,实现工业产值75亿元,一批骨干企业增资扩建。马坊工业园区发展较快,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吸引力明显增强,永丰余二期项目主体完工。电控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瑞普三元公司投入生产,飞行博达项目开工建设。普析科技园区新厂建成。全区16个新上项目竣工投产,10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 建筑业:全区按经营地统计的资质建筑业企业10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6.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8万平方米,实现竣工产值15.4亿元。马坊新区开发、金海湖特色小镇、白各庄整体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中卫世纪城、林荫三期等工程相继竣工,紫贵庄园、渔阳公馆等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区内房地产开发业保持平稳,市场交易较为活跃。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企业14家,从业人员8691人。其中:道路货物运输6家,出租车客运6家。 邮政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共有邮政局所22处,信筒信箱65个,邮政业务总量3253万元,全年订销杂志32.9万份,订销报纸1156.6万份,业务收入2137.6万元。 全区共有电信局所103处,固定电话用户(交换机实占容量)13.7万户,覆盖全区18个乡镇街道,电话普及率达到32.2部/百人。 批发零售业:商业街入驻率达到90%,亚洲之星购物广场正式开业,一批农村便利店、集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完成改造,商业流通网络进一步健全。积极应对奥运交通管制,采取有效措施,打通运销渠道,实现大桃顺畅销售,完成销量5.2亿斤,同比增长4%。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不含连锁门店零售额27.7亿元,同比增长14%。按商品用途划分:吃类商品零售额13.4亿元;穿类商品零售额4.4亿元;用类商品零售额13.2亿元;烧类商品零售额8.2亿元。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2亿元;餐饮业零售额3.2亿元;住宿业零售额7673万元;其他752万元。 旅游业: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成功举办桃花节、养生节、采摘节和冰雪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走进平谷》系列专题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营销平谷实现新突破。石林峡完成扩建,金海湖湖滨绿化工程顺利实施,两个景区晋升4A级。三羊古火山旅游区对外开放。新增市级民俗村2个、接待户225家。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接待人次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金融业:全区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68.9亿元,同比增长19.8%;贷款余额80.5亿元,同比降低2.8%。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4.4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60.8亿元,同比增长32.3%;农村储蓄33.6亿元,同比增长20.8%。 三、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2个。冰温保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国内首座生物冰点贮藏保鲜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普析通用成功研制“液相色谱仪”,是国内唯一快速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专用仪器。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逐步壮大,成为农村科技推广的骨干力量。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农村无线网日益完善。大力普及抗震救灾知识,建成地震前兆观测点3个,防震减灾能力有所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