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6-22 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

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客运(区属企业)从业人员1312人,运营客车434辆,客运线路39条,运营总里程1079公里,客运量达2269.8万人次;货运从业人员10266人,货运业户7051户,运力12920辆,运能达72259吨,货运量3033.3万吨,货运周转量94033.4万吨公里。境内有轨道交通站点12个,运营线路全长47.2公里。

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用于“三农”的资金累计达到97.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近4倍。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集中突破规划、融资、手续等瓶颈问题,6个重点村的城市化改造按期启动。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完成集体经济产权和林权制度改革的村分别达到243个和113个,成为全市首个发放新林权证的区县。新农村“五+三”工程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涉农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世界草莓大会“一区一场一园两中心”及配套路网、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积极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草莓产业成为“一花三果”中第二个年收入过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沟域经济,8条沟域列入全市建设计划,完成了流村镇百里环形生态沟域规划的国际招标工作。

五、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10.9%。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初步统计)16.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牧业完成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比47%;种植业完成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7%,占比39.7%。

设施农业继续看好,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0年全区设施占地面积13072亩(已利用),同比增长40.4%;播种面积19138亩,同比增长15.3%;收入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52.5%。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3.6亿元,同比增长14.9%。“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7%,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

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6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销售产值962.6亿元,同比增长27.4%,产销衔接紧密,产销率高达99.6%,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现代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433.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9%,拉动其增长6.6个百分点;高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94.9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8%。

全区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产值比2009年有所增长,其中有22个行业增幅在10%以上。产值超10亿元行业达到13个,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重点行业工业产值排在前六位,这六大行业产值合计达773.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

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两大支柱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02亿元,同比增长9.4%,占比31.3%,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3.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93.8亿元,同比增长64.4%,占比30.4%,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5.2个百分点。

园区工业:201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02.4亿元,同比增长40.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2.4%,所占比重与2009年相比提高6.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2.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599.5亿元,同比增长41.3%。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本年新签合同额368.7亿元,增长28.9%。

“十一五”期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1%,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4亿元,同比增长28.9%。

从城乡看,城镇投资完成341.3亿元,同比增长34.1%;农村投资完成33.1亿元,同比下降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全年完成投资3.6亿元,同比下降34.9%;第二产业全年完成投资24.9亿元,同比下降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5.9亿元,同比增长38.3%,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2.4%,增长贡献率达到114.1%。

按类型看,国有投资完成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民间投资完成257亿元,增长38.4%;外商投资完成13.3亿元,增长14.1%。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6%。房屋施工面积达到810.9万平方米,增长1.6%,其中政策性住房房屋施工面积226.4万平方米,占全区房屋施工总面积的27.9%。政策性住房新开工面积122.6万平方米,占全区新开工总面积的47.6%,其中住房面积118.1万平方米,占全区比重为57.2%。

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按销售形态划分,全年商品零售完成146.6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区零售额总量的87.1%;餐饮收入实现21.8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区零售额总量的12.9%。

按商品用途分,吃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7亿元,同比增长22.3%;穿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亿元,同比下降15.4%;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9.3亿元,同比增长15.5%,占主导地位;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3亿元,同比增长36.7%,(详见下图)。

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1.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五年间年均增长25%,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

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