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6-22 北京市昌平区统计局

旅游: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23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其中住宿业接待293.9万人次,增长28.1%;旅游区(点)接待1751.6万人次,增长17%;民俗旅游接待264.4万人次,增长18.7%。

全区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住宿业实现收入20亿元,增长24.9%;旅游餐饮实现收入4.9亿元,增长16.1%;旅游商业实现收入10.2亿元,增长16.1%;民俗旅游实现收入3亿元,增长31.2%。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接待入境旅游者8168万人次,为“十五”时期的1.3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6.3%,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171.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7.6%,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

八、存贷款和利用外资

存贷款: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34.9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566.1亿元,同比增长23.1%。各项贷款余额274.6亿元,同比增长12.2%。

利用外资:2010年全区引进外商实际投资8893.1万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7428.8万美元,同比增长68.2%,是外资输入的主要渠道。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区共有37所普通高校,本专科、研究生教育在校生92410人,毕业生38381人。

全区普通高中招生2986人,在校生7959人;初中招生4939人,在校生15622人,毕业生4160人;普通小学招生8925人,在校生47307人,毕业生4672人;幼儿园入园幼儿5181人,在园幼儿1562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职高)招生4485人,在校生16165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9人。

科技:2009年,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4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加3.1亿元,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5.3亿元。昌平R&D经费支出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6.25%,领先全市平均水平0.75个百分点。

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3125件和180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1.1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189件和265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0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1.1亿元,增长31.2%。

坚持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一北京制造中心电气园一期、神雾热能节能减排基地和北车集团南机公司风电齿轮箱项目按期竣工,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一期、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北区、北控宏创昌平孵化园产业基地主体完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新时代集团科研基地等一批项目顺利落地。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项目40个,7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首批重点培育名单,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上市。

文化: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19个),总藏量57.8万册(件)。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全区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档案21465卷次,本年利用档案16436卷(件)次,接待参观档案展览16657人次。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12个;其中中医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2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7457张,其中医院6975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76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42人,注册护士3014人。全区医疗机构共诊疗710.8万人次。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487.98/10万,死亡率0.6458/10万。

体育: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899个,优秀运动员76人,共获得市级比赛奖牌54枚,其中金牌13枚,银牌16枚,铜牌25枚。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201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3.常住人口情况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汇总及评估完毕后以普查公报等形式发布。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010年能耗数据待国家统计局和北京统计局审核评估后另行发布。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7.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