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玉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7-01 唐山市玉田县统计局

2007年2月28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经济强县,创建和谐玉田”为目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持续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据初步测算,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2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3亿元、62亿元、47亿元,三次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0%、17.9%和1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8:43.2:33.0调整为23.2:43.7:33.1。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达到21505元,增长11.7 %。

物价总水平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2.5 %,居住类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7%,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5.0%,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总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重点税源匮乏,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对外开放规模偏小,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节能降耗任务繁重。

二、农业

县委、县政府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五大龙型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5.0%。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4.3万亩,同比增长2.6%;棉花播种面积6.1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3.0万亩,同比减少0.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8.3万亩,同比增长0.5万亩。

粮食、蔬菜生产平稳增长,其他作物生产出现下滑。全年粮食总产量42.1万吨,增长3.4 %。蔬菜、水果产量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出现下滑现象(见下表)。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9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8.0万亩,森林覆盖率16.0%。

畜牧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瘦肉型猪产业健康发展。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2006年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20695 3.4

油料 4892 -6.5

棉花 3928 -10.5

蔬菜 2412169 3.9

干鲜果 50198 0.2

生猪出栏126.01万头,比去年增长5.0%;二是畜禽产品产量持续增加。2006年,肉类总产量达13.3万吨,增长4.4 %;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6万吨和2.9万吨,同比增长4.0%和94.6%。三是水产品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0.6万吨,增长0.4%。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4.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有效灌溉率达90.8%;农业机械总动力88.7万千瓦,增长1.0%;机电井2.2万眼,增长1.5%;农村用电量9.6亿千瓦,增长16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以存量调强、增量调优为原则,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59亿元,增长24.3%。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3.4亿元,完成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工业重型化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县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9亿元,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37.9%,高于轻工业17.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5%,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2.4%,拉动工业增长25.9个百分点;二是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3%;三是骨干行业带动作用增强。2006年,全县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电子元件制造业和钢铁行业等骨干行业生产增长明显,实现增加值21.9亿元,同比增长37.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0.8%,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6.4%。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6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大中型工业实现利润1.2亿元,增长36.2%;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0.6亿元,增长32.1%。

2006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亿元。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18.6%;房屋施工面积64万平方米,增长8.8%;房屋竣工面积35.4万平方米,增长3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增长18.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增长46.2%。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2006年,在投资增速减缓的同时,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其中用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分别为27.5%和82.1%;工业投资总额持续增加,2006年突破10亿元,达10.4亿元,同比增长26.0%,占城镇总投资的53.0%,工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为我县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资效果明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施工项目257个,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229个,建成投产率89.1%。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9.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90.8%。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0.9亿元,增长11.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运输服务于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重点干线公路工程如期优质完成,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县交通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260万元,其中投资8024万元的省道遵宝红南环以北16公里改建工程,投资520万元的省道玉石线张于铺以南9公里中修工程等六项工程全部完工;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602万元,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139个,实现全县20个乡镇、420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县农村路网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公路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47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63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3.3%和6.2%;货运量937万吨,货物周转量7863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9.3%和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