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仙居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发展形势极为复杂、困难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是仙居经济走出危机影响、持续回升向好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特色名县、跨越兴县”四大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平台建设、项目推进、招商选资、农房改造、优化服务”五个攻坚年活动,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始终坚持突出重点不放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合 经济运行表现良好。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74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5亿元,增长17.0%,其中工业增加值39.2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21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8∶45.3∶43.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040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081美元)。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7亿元,增长14.8%。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14.66亿元,增长18.9%。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26.5%、66.1%、36.4%、25.0%、28.4%、48.2%、64.3%。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全县新增就业人员356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9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11.27亿元,增长8.0%;林业1.77亿元,增长1.1%;畜牧业3.13亿元,增长4.0%;渔业0.35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0.1亿元,增长9.0%。粮食播种面积20154公顷,比上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10.63万吨,增长0.7%。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对台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为全省首批25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之一。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率先在全国建成“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粮食统防统治面积9.1万亩,推行杨梅标准化生产12万亩,发展绿色稻米基地7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万亩。被确认为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中央财政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建设活动,改造、建设农房6925户,绿化美化村庄434个,改造通村公路127公里,完成除险加固山塘20座、水库3座,整治河道10.7公里。被列入全省13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县之一。全年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5871人,转移就业2301人,下山移民1669人。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双增。全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99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34.0%。全行业形成普增格局,三大支柱行业生产态势良好,新增行业势头强劲,其中医化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94亿元,增长29.6%;工艺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07亿元,增长20.8%;橡塑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12亿元,增长58.1%;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44.5%和41.0%。工业销售产值100.78亿元,增长31.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2.5%。出口交货值36.1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6.79和10.75亿元,分别增长59.1%和39.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235.0分,比上年提高18.4分。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34.5亿元,增长97.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率为12.6%,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是GDP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业性投资增速较快。全年全社会工业性投资完成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53.4%,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增幅居全市首位。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3.6%,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构成和保证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全县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87个,比上年增长38.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新开工项目及计划投资额的较快增长,为后期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房地产开发投资先抑后扬。2010年,我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回升68.1、68.4和70.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1.72万平方米,增长18.2%。商品房销售额16.73亿元,增长65.8%。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2亿元,增长18.1%。其中城镇消费市场完成33.38亿元,增长18.2%,农村消费市场完成7.54亿元,增长17.6%。批发业零售额2.07亿元,增长18.7%;零售业零售额33.7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5亿元,增长15.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6.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3%,日用品类增长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8%。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接待入境旅游者1.34万人次,增长15.7%;入境旅游外汇收入496万美元,增长14.3%。接待国内游客246万人次,增长9.3%;国内旅游收入20.18亿元,增长14.1%。各景区点接待游客506.5万人次,增长12.4%,景点门票收入4466万元,增长12.1%。被评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全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大幅回升。全年全县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出口4.01亿美元,增长26.0%;进口0.03亿美元,增长24.3%。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2.38亿美元,增长34.4%;三资企业出口1.24亿美元,增长18.2%;外贸公司出口0.39亿美元,增长7.2%。在出口产品中,医药化工类1.5亿美元,增长21.2%;工艺美术品类2.28亿美元,增长24.0%;其他类0.22亿美元,增长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