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泗洪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8-29 宿迁市泗洪县统计局

泗洪县统计局

(2011年3月21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争第一、苏北争一流的“双争”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实现更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方财力再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30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73.31亿元,增长17.2%,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7.21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15.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91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县产业结构比例为22.8:40.5:36.7。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59亿元,比上年实绩(下同)增长51.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26亿元,增长37.2%。财政总支出40.95亿元,增长40.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9%。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5%,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全县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实现增加值41.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

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全年粮食总产94.48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亩产388.73公斤,比上年减少1.54公斤。夏粮总产36.54万吨,比上年减少1.11万吨;秋粮总产57.93万吨,比上年增加2.77万吨。其中,水稻总产39.98万吨,比上年增产1.25万吨;玉米总产10.78万吨,比上年增产0.66万吨。其他如油料总产2.43万吨,比上年减少0.34万吨;棉花总产0.18万吨,比上年增产0.06万吨。

工业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增长幅度既稳又快。全年完成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6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下同)增长43.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22家,比上年末增加84家;全县工业用电量4.5亿度,比上年增长18.1%。二是工业运行质量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实现利税总额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利润总额4.26亿元,增长39.5%。三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保持较快增长。列入统计的4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累计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的有40种,占85.1%。

开发区经济泗洪经济开发区属省级经济开发区,辖董沟、徐沟社区委员会和五里江农场,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16.8平方公里建成区行成了“五纵十二横”路网框架,实现“六通一平”。累计投产项目403个,其中亿元投产项目29个,年末从业人员6.15万人,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

私营个体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所占份额继续上升。年末全县私营企业4887户,注册资金121.29亿元,从业人员7.62万人;个体工商户2.3万户,注册资金8.42亿元,从业人员2.62万人。2010年新增私营企业1527户,注册资金51.38亿元,从业人员2.67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9033户,注册资金3.27亿元,从业人员0.98万人。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住宅投资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5.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8%。商品房销售额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78.8%,其中住宅销售额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1.1%。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工业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占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70.4%。

贸易和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累计36个,成交额11.93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4家,成交额4.9亿元。2010年全县贸易业增加值9.69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4.6%。

开放型经济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6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3%。其中出口总额119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6%,进口总额676万美元。在对外贸易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县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918万美元和1119万美元。

旅游业泗洪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为两翼,构筑了泗洪三色旅游的基本格局。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头鸟类自然保护区闻名遐迩,穆墩岛资源丰富,风光旖旎,王沙岛浴场黑沙遍地,天然神秘。雪枫墓园、县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和陈毅纪念馆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的经典。境内有三国名将鲁肃故里的“子敬泉”、吕布辕门“射戟台”、古徐国“挂剑台”等历史遗迹,古汴河风光带景色秀丽,历史上就有“隋堤烟柳”的美誉。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旅行社7家,星级饭店4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72间,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13万人,旅游收入8亿元。

交通和邮电全县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42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8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26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1898万人,比上年增长11.2%。公路货运量594万吨,比上年增长15.8%。

邮政电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县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8.6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9万户。全县住宅电话15.14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1.6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3.7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5.55万户。

金融业金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81亿元,比年初增加26.63亿元,增长28.0%。其中储蓄存款7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4亿元,增长19.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86亿元,比年初增加31.99亿元,增长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