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27 泰州市姜堰市统计局

保险业务继续扩大。全年保险业务收入544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33.7%;人寿险业务收入46556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保险业务支出26220万元,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4876万元,人寿险业务支出2134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实现新突破。2010年,市委、市政府将产学研合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制定了产学研合作活动方案。围绕新能源、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与中科院、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开展校(院)地合作。全年组织开展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16场次,签订产学研协议156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2家,建立大学生(研究生)实习基地11家。全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3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85项。新申报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7家企业通过省级新标准高新技术企业网上公示和专家审核。新获批省创新型企业8家。太平洋精锻“轿车齿轮净成形工艺与模具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0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年完成申请专利19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6件,获授权专利量70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再次获评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事业跃上新台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3%,3所中心幼儿园接收了省优质园验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99.9%,初中生升学率达98.5%;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中考多项指标稳居泰州市领先位置,姜堰中学首次获得北大实名制推荐资格。2010年,全市共有7905名学生被全国普通高校录取。年内,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获泰州市局评比一等奖,教育局被泰州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30所,其中:高级中学7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中学毕业生人数15123人,其中:高中5584人,初中9539人。中学在校人数40132人,其中:高中16286人,初中23846人。规模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583人。小学27所,毕业生人数6408人,在校学生数35356人。幼儿园35所,在园幼儿人数1426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溱潼会船节以及第六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十项系列文化活动。在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活动中,市文化馆选送的《过云楼印稿》获得书法类成人组金奖、漆画《山越远越清晰》获得美术类成人组铜奖。市文广新局选送的男声独唱《我是头篙我来了》获得音乐类成人组银奖。小品《邻里之间》获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二等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新成果,完成了全市190处文物点的普查数据采集,进行了文物普查数据方面部分点的数据校勘,举办了普查成果展示活动,完成馆藏文物评审定级工作,新增46件国家珍贵文物,总量计148件。编制完成《天目山遗址保护规划》,天目山遗址申报“江苏大遗址名录”;做好了北大街古民居相关文史资料的调查整理工作;实施坝口广场工地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2”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公布姜堰市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12个;姜堰面塑列入江苏省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寻找民间记忆》摄制组在我市摄制《体会姜堰》节目,展示姜堰地区的风物风情。

广电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年电视台、电台在泰州市以上媒体用稿(片)1200多篇(条),在省和泰州市组织的优秀作品评比中,共有52件作品获奖。电台《行风热线》、《服务到家》和电视《星期新闻》、《小萍访谈》分别获得泰州市优秀栏目。快速优质推进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完成了城区及开发区6万户用户的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整转率95%,互动率高达19%以上。先后投入1230万元,全面启动市镇环网建设工程,布放光缆一千多公里,新开通光点1400个,于9月底拉开了通往镇区数字电视整转,年底已完成溱潼、华港、俞垛等七个镇近7万户整转任务,因其平台最好、推进最稳、模式最优、效果最佳,20多家省内外同行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07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27个,诊所40个,医务室1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6个,疗养院1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年末村卫生室188个。年末拥有床位数2352张,其中:医院1101张,卫生院1178张。全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人、医生16人、床位29张。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1%。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先后举办“体彩杯”新春乒乓球精英赛、“交行杯”市级机关围棋赛、“人防杯”市级机关党委乒乓球赛、“农行杯”职工象棋赛、“大洋百货杯”职工乒乓球赛、第九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先后承办了首届全国女子围棋名人赛、泰州市门球邀请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四川VS重庆)、首届省少儿围棋比赛、泰州市“棋协杯”象围棋赛。年内体育强镇创建达标率达100%。承办了2010年“肯德基杯”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姜堰赛区常规赛、泰州市中小学篮球赛、姜堰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姜堰市中小学篮球赛。特色女足工作紧抓不放。新组建了女足丙组、丁组,补充壮大了女足甲、乙组队员,并认真组织开展业余训练,先后夺得省长杯冠军、省十七届运动会冠军。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加大。一是数字化管理督查及时。建立健全系统数字化管理交办、督查网络,全年共受理各类报告事项1700多件,并按规定时间进行督查反馈,系统各职能单位回复率95%,落实率80%。二是市政养维确保到位。先后整修城区道路9000平方米,疏通排水管道近8000米,清理各类窨井18600座(次),安装路灯450盏,维修路灯、草坪灯、射灯5300多盏(次)。三是园林绿化提质增量。狠抓园林绿化管护,共栽植各类乔木200多株、灌木近1万平方米,维修各类损坏园林设施400多处,全年新增绿地面积24.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工作得到了创卫考核验收专家组的较高评价。四是供水供气安全优质。实现水销售1350万吨,水质、水压合格率均达99%以上。新铺设天然气管道102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5500户,平均日供气量达3.2万立方米。五是小区管理不断加强。归集公共部位维修资金1800万元,追缴外借基金1940万元。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对城区25个小区组团内的道路、排水、技防等设施进行了整修,全年共维修小区路面800多平方米,疏通各类管道6000多米,维修路灯近2500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