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条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人民生活显着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据核算,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3亿元,可比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可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67.08亿元,可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74亿元,可比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5:55.4:37.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2.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10年,新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52.08亿元,新增私营企业数和个体经营户数6608户。年末,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达到229.48亿元,私营企业数7071户,个体工商户26716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93.84亿元,可比增长14.1%,占全市GDP比重达64.31%。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21.6%。全年财政支出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产业优势和特色不明显,大企业大集团偏少,现有骨干企业群体支撑力不强;重大项目不够多、建设速度不够快,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多;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惠民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可比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4.7%。 粮棉油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产量52.36万吨,比上年增长3.0%。棉花产量0.22万吨,下降15.4%。油料产量2.67万吨,增长1.0%。 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全年造林面积2.4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2.21%,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全年生猪饲养量81.48万头,其中:生猪出栏57.24万头。家禽饲养量1132.93万只,比上年增加36.21万只。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5.34万吨,比上年增长4.9%;禽蛋总产量2.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增长3.3%。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新增高效农业3.46万亩、高效渔业0.7万亩、设施农业1.24万亩;新办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10个,其中200万元以上45个;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2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83万亩,新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18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农产品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10年实现全部工业现价总产值9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定报企业完成产值6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7.48亿元,可比增长12.7%,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6%。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市636家定报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1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实现利税总额65.82亿元,增长24.2%,其中:利润42.75亿元,增长24.8%。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建筑业注册施工人数累计达10.8万人,同比增长2.9%,其中:外出施工人数7.0万人,增长1.7%。全市建筑业累计施工面积41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4%;竣工面积1707万平方米,增长18.4%。全年实现建筑施工总产值293.0亿元、建筑企业增加值7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城乡规模以上投资158.02亿元,增长27.0%;城乡规模以下投资79.15亿元,增长55.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43亿元,增长60.8%;城乡居民私人建房2.15亿元,下降63.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6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76.3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82.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40.8%,23.5%,所占比重分别为2.1%、66.6%、31.3%。 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239.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2%,竣工面积61.58万平方米,增长12.8%。商品房销售面积82.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5%,商品房销售额34.97亿元,增长81.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42亿元,增长1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1亿元,增长14.3%。 住宿和餐饮业同步增长。全年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7亿元,增长15.3%。 六、对外贸易 外贸进出口全面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数)503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进口总额9633万美元,增长47.1%;出口总额40751万美元,增长13.9%。 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1家,累计达191家。全年协议利用外资295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0%;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确认数)15629万美元,增长37.3%。 对外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143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8%,新签外经合同额18176万美元,增长148.8%。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9.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695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35475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345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2204万吨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1710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34028万吨公里,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030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984万元,增长10.3%;电信业务收入16046万元,增长4.0%。公用通信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35.3万门,其中:市内交换机容量18.2万门,农村交换机容量17.1万门。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8.9万户,无线市话用户1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4.3万户。宽带用户年末已达71957户,比上年增加15657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总体平衡。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7.68亿元,比年初增加66.44亿元,增长24.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34.14亿元,比年初增加68.1亿元,增长25.6%;本外币贷款余额231.82亿元,比年初增加59.72亿元,增长34.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25.73亿元,比年初增加54.84亿元,增长32.1%,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58.6亿元,比年初增加48.39亿元,增长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