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沛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新兴产业起步良好。光伏产业开工建设投资13亿元的中宇光伏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投资7.5亿元的中强光伏冶金法多晶硅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科洋光电、金牌药业、神光电子、华宇测控等41家企业,产值达到174亿元。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实现增加值27.47亿元,增长1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3.1万平方米,增长53.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34.7万平方米,增长5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9.48万平方米,增长0.3%,其中住宅54.39万平方米,增长2%,商品房销售额16.32亿元,增长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14亿元,增长27.2%;工业投资140亿元,增长24%;房地产开发投资15.5亿元,增长30.2%。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天安化工焦化、上海能源铝板带、金虹特钢、千万吨港口等项目建成投产运营或快速推进,敬安特高压变电站、上海能源2×3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项目相关材料已报国家发改委。轻工业实现重大突破,台湾宝亿集团成功落户沛县,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新兴产业实现重大突破,中强光伏、中宇光伏即将建设投产。成功举办第八届刘邦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取得一批重大招商成果。共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272亿元,外资1.98亿美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256亿元;共有在建项目156项,总投资27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项,总投资184亿元。156项工业重点项目中,投产或部分投产67项,设备安装65项。191项城乡建设工程中,竣工52项,主体完工28项,主体施工81项。120项农村农业工作项目已完成或快速推进。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2.54亿元,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62亿元,增长21.3%。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实现零售额51.13亿元,增长20.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0亿元,增长18.2%。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东原千万吨港口、疏港公路和通港铁路全面竣工。苏鲁粮食现代物流园、临港产业园快速推进。金凤凰建材装饰城、温州商贸广场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相继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开展,建成生产生活小超市627家,所有行政村和重点自然村实现全覆盖。 2010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达84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自营出口8109万美元,同比增长123.2%;进口372万美元,下降6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721万美元,增长397%。宝亿制鞋、佳汉纺织、汇能矿业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户,大丰、顺福、虹达等骨干企业出口规模稳步扩大。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2389万人,货物运输量140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23.9%。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291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35万辆,比上年增长45%,私人汽车拥有量2.62万辆,比上年增长49.8%。 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投资2.8亿元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投资1亿元的西绕城一期建成通车,投资1.82亿元的东环路和投资1.3亿元的沛丰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沛丰铁路稳步建设,湖西航道改造升级开始启动,大交通的框架基本拉开。 邮电通信业加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5.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3.2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5.2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69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24亿元,增长40.6%。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6.01亿元,增长32.4%。全年教育支出7.27亿元,增长25.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2亿元,增长4.2%;科学技术支出0.99亿元,增长27.3%;医疗卫生支出2.26亿元,增长20.5%。 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0.63亿元,增长35.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0.57亿元,增长16.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92亿元,增长17.8%。 金融服务业快速壮大。江苏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和华泰证券入驻沛县。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行全面启动。汉源村镇银行筹建顺利。诚和担保公司被授予省A级资信企业。成功跨入省第三批金融生态达标县行列。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8万元,增长16.5%,其中财产险收入0.93亿元,增长25%;人寿险收入3.95亿元,增长1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资金8460万元,科技部门管理的财政科技投入558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7.3%。组织申报各级科技项目148项,其中已批准国家科技项目3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支撑计划14项,省苏北专项计划35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1项。申请专利1229件,增长32%,其中,发明专利398件,增长52%,专利授权量756件,增长2%。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专利成果转化项目8项;扶持科技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11个。荣获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2项。专利授权量连续5年全市第一。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年末拥有各类学校154所,在校学生数14.5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2.24万人;小学校114所,在校学生6.25万人。幼儿园40所,在园儿童4.6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沛县中学、职教中心成功创建省四星级学校,保安学校、歌风中学、新华中学通过三星级验收,江苏电大沛县学院成为国家级示范性基层电大。全县中小学均达到省市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镇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投资1.2亿元新建汉源中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推进。生态德育被确立为“十一五”国家级立项课题。教师全员培训走在全省前列,入选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县。新增特级教师7名。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体事业开创新局面。年末全县共有剧团、影院2个,文化馆(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5.5万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入户率55.6%,村镇联网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