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港闸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8-26 南通市港闸区统计局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区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品质新城、建设四优强区”总目标,以“转型升级”为引领,以“促增长、抓转型、建新城”为首要任务,强势推进“五大工程”30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着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港闸区生产总值1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3亿元,下降2.5%;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2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5.6:23.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5007元。

全区年末拥有私营企业4716家,个体经营户12457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5.6%、7.2%。全区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75506万元,个体经营户注册资本58533万元。全年民营工业上缴税收61297万元,比上年下降15.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6%。民间投资完成额1034041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1%。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84957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627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31852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4478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服务业比重较低,核心区建设步伐不快,重点企业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城市面貌、功能形态与主城区的定位还不相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农业产值29336万元,增长15.6%;林业产值565万元,增长0.9%;牧业产值10052万元,增长3.9%;渔业产值1580万元,增长8.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924亩,比上年减少4758亩;油料种植面积7800亩,减少23亩;蔬菜种植面积1445亩,增加242亩。

全年粮食产量38051吨,比上年下降5.5%;油料产量2608吨,下降0.5%。蔬菜44332吨,增长4.0%;牛奶6684吨,增长0.7%;生猪饲养量5.14万头,增长3.8%,年末存栏1.34万头,增长11.7%;家禽饲养量70.1万羽,增长3.8%;年末存栏20.1万羽,增长21.5%;淡水渔产量1200吨,增长0.9%。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东起秦灶河,南沿通启高速、新长铁路,西至九圩港,北隔北界河与通州刘桥镇相邻,规划总面积为3.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909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2098万元,增长12.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11948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船舶制造业产值2104779万元,增长43.0%,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4312万元,增长20.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676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25675万元,增长4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8家,比上年增加3家,5-10亿元企业7家,与上年持平,1-5亿元企业62家,比上年增加16家。

主要产品产量中,纱49624吨,比上年下降5.5%;布17441万米,增长12.9%;服装6600万件,增长1.3%;水泥111.12万吨,增长0.5%;商品混凝土95.01万立方米,增长11.1%;生铁38.57万吨,下降9.3%;粗钢53.94万吨,下降17.2%;钢材42.52万吨,下降17.7%;金属集装箱360.92万立方米,增长453.4%;全年完成发电量128.98亿千瓦时,增长8.0%。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4251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7.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施工产值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1172.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4%,竣工面积551.6万平方米,增长29%,承建高层(十层及以上)建筑227栋,其中超高层(29层以上)8幢。有21项工程获得国家、省、市“詹天佑奖”、“杨子杯”和“紫琅杯”奖。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34889万元,增长23.0%。其中规模以上完成投资1376889万元,增长25.7%;规模投资占全社会比重为96.0%。

工业投资完成857159万元,增长1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7%,其中规模工业投资816559万元,增长18.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95.3%。

服务业投资完成577730万元,增长38.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3%,其中规模服务业投资560330万元,增长37.4%。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97.0%。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2810万元,增长27.3%;施工面积251.41万平方米,增长46.3%;竣工面积65.16万平方米,增长198.6%;商品房销售面积84.26万平方米,增长33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235万元,增长19.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430798万元,增长19.4%。批发企业零售额53437万元,增长39.6%;零售企业零售额567306万元,增长18.3%,住宿业零售额928万元,增长23.1%,餐饮业零售额12564万元,下降3.7%。全区限上汽车企业实现零售额386576万元,增长18.6%,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89.7%。

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396767万元,增长31.1%,其中限额以上1395561万元,增长20.5%。煤炭及制品类513168万元,增长31.4%;汽车类436997万元,增长20.5%;食品、饮料、烟酒类2642万元,增长7.6%;金属材料类219121万元,下降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7108万元,下降1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98511万元,增长15.4%;建筑装潢材料19666万元,增长0.2%。

六、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68381万美元,增长29.7%。其中,出口140944万美元,增长29.6%;进口27437万美元,增长30.2%。在出口额中,全年纺织品出口43453万美元,增长16.3%,机电产品出口81436万美元,增长4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672万美元,下降22.9%。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2个,增资6个,协议注册外资29496万美元,增长12.4%;经商务部确认的实际到帐注册外资5375万美元,增长2.1%。全年新批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个,协议外资额26460万美元,占全区注册外资总额的89.7%。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897万美元,增长3.0%;完成营业额1510万美元,与去年持平;新派出人员630人,下降19.8%;期末在外人数1007人,增加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