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8-26 南京市高淳县统计局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小康指标得到总体推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4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41.29亿元,增长17.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3.6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78.37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10.6:56.3:33.1调整为9.6:58.1:32.3。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全县从业人数为26.55万人,比上年增加0.2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6.29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13.36万人,比上年增加0.63万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6.90万人,比上年减少0.52万人。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引导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新增就业岗位1.18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15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升级步伐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增收难度增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发展。2010年,全县共完成农业总产值40.84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36万吨,比上年下降0.8%;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93公顷,比上年下降19.0%,油料产量为2.24万吨,比上年下降13.5%;蔬菜的种植面积6040公顷,产量达到22.30万吨;食用菌持续增长,总产量达24460吨,比上年增长14.2%。全县茶园面积1318公顷,茶叶产量491吨。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粮经比由2009年的46.94:53.06调整为49.31:50.69。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绿色高淳”建设工程,全县造林面积为610公顷,四旁(零星)植树41万株,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91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120公顷次,水果产量8492吨,年末实有油茶面积80公顷,盆栽植物6.30万盆,观赏苗木65.40万株。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县养殖水面面积8447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养殖产量达到3.84万吨,与上年持平,占水产品产量的95.4%。2010年,全县螃蟹产量达到12000吨,比上年下降1.5%。

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年末生猪存栏6.41万头,比上年减少1.1%;出栏头数12.22万头,比上年减少1.7%;家禽出栏只数为463万只,比上年减少5.5%,肉类总产量为1.64万吨,比上年减少3.6%,禽蛋产量0.92万吨,与上年持平。

高效农业规模进一步得到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拥有高效农业面积10433公顷;拥有设施农业面积3713公顷;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2010年,全县新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4个。县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共投入资金达2.81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土方830万方,实现一线圩堤达标,建设杨家湾节制闸。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71万千瓦。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22万公顷,机耕面积4.58万公顷,机播面积1.47万公顷,机收面积2.39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积极实施工业企业“335”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3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增加值1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工业利润为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7.50亿元、增加值93.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2%、29.2%,实现利润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建筑业继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192.59亿元,比上年增长41.8%,新开工面积1167.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14.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5.2%、24.8%。建筑业从业人员达6.84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的1/4。积极调整建筑施工结构,大力拓展省外市场,树立创优品牌意识,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获国家优质工程2项、省优质工程7项。南京六建公司、江苏环盛公司成为省建筑业“百强企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完成工业投资额1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2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82.0%。

五、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得到加大。完成“全县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石固河拓宽及滨水风光带、湖滨大道西延、泮池公园二期工程,实施北岭路、固城湖路等街路建筑立面改造出新亮化工程,整治改造城中村4个,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开工建设溧芜高速、省道246公路、下坝复线船闸,推进省道239公路、老桠公路拓宽改造,建设晶定线、桠杨线工程。完成水阳江水利血防工程。

六、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汽摩市场建成投用,积极引进王子饭店等品牌连锁和特色专卖店,首家苏果、苏宁镇级直营店建成开业。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对外贸易有所突破。2010年,全县出口创汇额达到233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0%。全年协议注册外资62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实际到账外资35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7%。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社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水运业继续保持了较块的发展速度,拥有在运船舶953艘208万吨,完成营业收入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拥有公路营运车辆2411辆;完成客运周转量6.06亿人公里;完成货运周转量4.59亿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04公里;年末内河通航里程161公里,完成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