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25 南京市栖霞区统计局

对外经济发展稳定。2010年,全区外贸出口规模保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实现稳步增长,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地方外贸出口实现43.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实际使用外资3.85亿元,增长6.5%。对外承包劳务实际完成营业额1.22亿美元,增长8.2%,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5000万美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7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4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财政支出34.12亿元,增长42.4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49亿元,增长14.2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效显着。2010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品10个,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4.0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25.88亿元,增长27.78%。全区完成专利申请1108件,比上年增长42.9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20件,比上年下降6.87%。专利授权量5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4.34%、41.86%,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个,补助经费1680万元。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2010年,全区高考质量再创佳绩,实际参加高考考生1558人,被专科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录取1322人,录取率为84.9%,比去年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722人,比去年净增97人,占实考人数的46.3%,比去年增加4.8个百分点;本二以上录取428人,比去年净增50人。中考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实际参加中考考生3375人,总分达580分以上1310人,占实际考生总人数的39.20%,比去年增加1.43个百分点。全区幼教资源不断优化,幼教队伍整体水平提升。2010年,公开招聘录取中小学新教师30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继续派出12位中小学教师赴洪泽县农村学校开展顶岗支教,促进两地教育交流。

2009年各类学校班级和学生情况

2009年各类学校班级和学生情况

指标 校数(个) 班级(个) 学生数(人) 毕业班及学生数

班级(个) 学生数(人)

普通中学 15 362 12375 127 4215

其中:1、初中 11 256 8586 90 2980

2、高中 4 106 3789 37 1235

职业中学(含社会力量办学) 2 73 2670 26 913

小学 26 568 20209 88 3081

幼儿园 49 383 11414 - -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金秋栖霞”艺术节、开展各类培训、讲座、辅导等文化活动120场,其中大、中型文艺演出60场,免费送电影进社区280余场,送图书到基层4000余册。区龙舞艺术团代表国家参加越南顺化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表演,彰显栖霞文化魅力。2010年,全区有26件文艺作品在省、市级赛事上获奖,其中优秀组织奖3件、省级获奖作品4件、市级获奖作品19件。2010年,全区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数字化整转1.2万户,全区数字电视用户数累计达5.7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突破10万户,全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药费负担;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群众达10.4万人,农民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行政村覆盖率保持100%;切实强化传染病防控措施,完成血防查螺3246.3万平方米,药物灭螺842.3万平方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居民建档41.46万份,户籍人口建档率为96.5%,其中60岁以上老人建档79889份,建档率为100%;稳步实施妇幼保健工作,遗传疾病筛查率达95%,高危孕妇和低弱儿管理率100%,产后访视率达95%,免费婚检率达到85%以上,开展妇女病普查12303人,普查率92.4%,对1981名农村孕产妇实施专项补助,发放补助资金29.4万元;大力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综合楼建设、栖霞区区医院尧化院区南扩项目一期工程以及马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新建兴卫村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仙林、摄山星城两个新建社区卫生中心投入千万用于装备医疗、办公设备,燕子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区首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全区门急诊量115万人次,住院11800人次,分别比去年上升10.7%和1.7%。

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成绩显着,2010年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取得金牌16块,银牌23块,铜牌14块;向省、市输送16名优秀运动员。积极开展“与青奥共成长、建和谐新栖霞”等系列主题活动,成功举办迎青奥“十月军校杯”青少年射击公开赛、第八届社区运动会、第七届机关干部运动会、“冬锻”比赛等活动,顺利召开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并举办区第五届老年人体育节;承办省老年人体育节、市老年人“安康通杯”棋类比赛、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节等大型体育活动。

十、环境保护

2010年,全区主要污染物较上年削减2%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为302天,空气优良率为82.2%。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占建成区100%。2010年,我区已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省级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5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2个,省级绿色社区3个,市级绿色社区16个,省级绿色学校5所,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23所。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10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29086人,比2009年下降0.6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216380人,占总人数的50.43%,女性212706人,占总人数的49.57%,性别比由2009年的107.7:100下降到2010年的101.73:100,男女比例渐趋协调。全年出生人口3462人,出生率为8.04‰;死亡人口2607人,死亡率为6.06‰;自然增长人口8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9‰。育龄妇女人口增长较快,2010年末达17.78万人,比上年增长3.73%,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