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大力实施“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三大战略和“三个30万工程”,突出抓好“发展工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三台”三大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7.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2.1%。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3.01亿元,增长23.4%,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19.16亿元,增长22.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亿元,增长29.5%;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0.9:26.4:32.7,呈一、三、二的结构。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7402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4.34亿元,增长20.2%。其中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19.16亿元,增长22.9%。 物价涨幅较大。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5.1%,超过预期控制目标(4.5%)0.6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12.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猪肉价格上涨55.1%,油脂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3.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县工业比重仍然很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够快。较低级的产业结构是制约我县GDP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小、技改投入不足、增速慢;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四是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五是物价上涨过快,发展受到影响。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60.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产值23.59亿元、2.13亿元、31.91亿元和2.01亿元,分别增长6.1%、3.1%、5.4%和1.0%。农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8.4%,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评为十大“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国家科技强县富民试点县”、“中国米枣之乡”。 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2007年,我县农业生产在2006年自然灾害影响后呈恢复性增产,粮食、油料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粮食总产73.86万吨,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小春22.08万吨,增长3.9%,大春51.78万吨,增长20.0%。油料总产9.88万吨,比上年增长9.6%。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8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667公顷,全县有森林面积80750公顷,森林覆盖率30.3%。全年收获油桐籽1270吨,棕片600吨,核桃1750吨。 畜牧业快速发展。受国家对养殖业扶持力度加大的影响,全县养殖业发展迅速,其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合理调整水产品品种结构,促进了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7000吨,比上年增长6.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9782处,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61967万立方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9097公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57520公顷;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1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9119万千瓦小时,增长2.4%。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年末农村从业人员78.97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38.79万人,比上年减少4.8%;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40.19万人,比上年增长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由于持续不断的技改投入和政府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大力扶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79户,比上年净增16户,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1户,比上年增加5户。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实现工业增加值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7%,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 工业资本总量扩大。2007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1.09亿元,比2006年末增加4.77亿元,增长12.7%,其中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户,比上年增加2户。 支柱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食品加工、纺织丝绸、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强劲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四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9%;实现利税总额890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71.5%。其中:食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7.88亿元,增长58%,实现利税1849万元,增长85.6%;纺织丝绸加工业实现总产值8.39亿元,增长10.5%,实现利税2332万元,增长1.7%;机械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4715万元,增长34.8%,实现利税949万元,减少21.2%;能源化工业实现总产值6.39亿元,增长36.5%,实现利税3777万元,减少8.2%。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15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个,占6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在79户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7户,亏损面为21.5%,比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实现盈利企业盈利额6426万元,比上年增长39.8%;亏损企业亏损额2315万元,比上年增长72.8%;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4111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实现利税总额1246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6.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8.99%,比上年上升20.11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效。由于启明星磷酸盐公司、嘉盛化工公司等高能耗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企业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加之四大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致使全县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大幅度降低。2007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消耗各种能源12.7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20.8%,比产值增幅低16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1.34吨,比上年减少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