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3 德阳市旌阳区统计局

2009年是灾后恢复重建最为关键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创一流、经济止滑提速创一流、统筹城乡发展创一流”的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攻坚克难,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5%,增幅较上年回落1.16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333元,折合4733美元,比上年增加3108元,增长11.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21.1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加快,实现增加值6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7%,增幅较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5%和29.27%,各拉动经济增长0.33个百分点和3.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在灾后重建的强力推动下增势明显,使二产业在工业受到二重、东电生产、效益下滑的影响下,仍实现增加值1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28%,拉动经济增长9.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1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8%,增幅较上年减缓5.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51%,拉动经济增长7.94个百分点。但从贡献率看,工业经济仍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21:59.70:30.09调整为9.63:59.79:30.5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为53.50%,比上年减少0.2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9年辖区注册个体工商户23823户,比上年增长12.66%;私营企业6600户,比上年增长13.7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0%,增幅比上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5.13%;第二产业增加值5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4%;第三产业增加值3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3.78%上升到44.95%,增加了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8%,拉动经济增长7.30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全年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0%,涨幅比上年低4.3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家庭设备、医疗、娱乐教育等五类价格上涨,衣着、交通和通讯、居住等三类价格下跌,食品类价格上涨2.00%。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50%,原燃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70%,比工业品出厂价格跌幅高1.20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幅提高。随着灾后经济的不断恢复,2009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62.72%,增幅比上年高72.9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1.45%。一般预算收入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8%。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5%,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31%、38.55%和1.13倍。财政支出稳步增长,达到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8.4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地震灾后重建支出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占财政总支出的49.50%;一般公共服务1.26亿元,比上年下降13.81%;教育2.11亿元,比上年增长46.11%;社会保障和就业2.41亿元,比上年下降30.04%;医疗卫生9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7%;农林水事务82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0%;科学技术1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7%。

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进展。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及时制定并优化了全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涉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737个,总投资204.32亿元。截止年末,已开工666个,开工率90.37%;已竣工459个,竣工率62.28%;累计完成投资129.16亿元,完成计划的63.22%。涉及城乡住房、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及产业调整、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等方面。其中,民生工程快速推进。城乡住房建设计划总投资68.41亿元,累计完成63.82亿元,完成计划的93.29%。在城乡住房建设中,农村居民住房计划总投资34.29亿元,永久性住房建设第一批28473户已全部完成,第二批13179户已开工12924户,已竣工8808户,分别占98.07%和66.83%;城镇居民住房计划总投资34.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53亿元,完成计划的92.38%。需重建的9608户已全部开工,并已建成6951户,分别占100.00%和72.35%。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2.02亿元,累计完成5.58亿元,完成计划的46.41%。需重建的57所学校全部开工,并有40所学校已竣工使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94亿元,累计完成0.48亿元,完成计划的24.51%。需重建卫生机构18所,已开工17所,已竣工4所,分别占94.44%和22.22%。

2009年,全区经济虽然在不断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推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在经济发展中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区属工业回升基础不够稳固;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四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五是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大。

二、农业

2009年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区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8%。

种植业结构小幅调整。2009年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达53.18万亩,比上年增长0.25%,所占比重达到59.73%,上升了0.30个百分点。总产量24.56万吨,比上年增长0.48%;油料播种面积14.12万亩,比上年下降0.85%。总产量2.49万吨,比上年下降1.45%;蔬菜播种面积18.54万亩,比上年下降1.04%。产量37.22万吨,比上年下降0.60%;水果产量2.46万吨,比上年增长0.32%;糖料产量2103吨,比上年下降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