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全区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9114人,比上年增长3.49%;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0%;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29723元,比上年增加4005元,增长15.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9元,比上年增加2033元,增长14.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68元,比上年增长14.29%。食品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38.91%,比上年下降2.4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震后国家补贴转移性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达到6392元,比上年净增480元,增长8.12%。主要增收渠道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333元,比上年增长12.3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幅分别达到11.48%、20.39%和14.09%;农民务工收入2354元,比上年增长13.5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50元,比上年增加1533元,增长26.35%。在生活消费中,食品消费2611元,比上年增长9.80%,占生活消费的比重达35.52%,比上年下降5.36个百分点;衣着消费517元,比上年增长20.79%;居住消费2297元,比上年增长78.06%。在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尽管恩格尔系数较上年减少了5.36个百分点,但用于吃穿住方面的基本生活消费仍占到了73.81%,而用于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比重继续下降,仅为26.19%,比上年又减少3.40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再创新高。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尽管股市、楼市回暖,加速了居民现金分流,但年末辖区内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达190.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09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4843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486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1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0%,与上年持平。完成了5.49万农村劳动力的各类培训。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险一金”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日益提高。年末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6万人,比年初增加1.70万人;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8.49万人,比年初增加9625人。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46万人,比年初增加4.6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27.90万人,参合率94.45%,对8.83万人次参合农民实行就医补偿,补偿金额2523万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全年纳入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人员分别为3.40万人和1.29万人,比年初分别增加4344人和2345人,发放保障金6964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所,“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0%以上。 八、资源与环境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6.70万亩,全年建设占用耕地6035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968亩,净减少耕地5067亩。治理重大地质灾害2处。完成造林面积2010亩,年末封山育林面积2.74万亩,森林管护面积12.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30%。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解决5.14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年COD削减150吨,工业NH3-N和SO2排放量控制在26吨和1000吨以下,挂牌限期整治污染企业5家。严格环境准入,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100%。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投入2000余万元,新增各类环卫车辆139辆,新建一批垃圾收集、转运、填埋等环卫基础设施,对乡镇绿化、路灯、道路实施改造;投入5000余万元,对全区307个农房聚集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启动市区“城中村”改造;投入2300余万元,启动“五镇两线”为重点的风貌整治工程;实施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2处,完成3个生态村、10个生态家园、1个绿色学校和1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为现价,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