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22 泸州市古蔺县统计局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0.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0.7亿元。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9万户,增长44.5%;互联网用户15772户(不含移动、联通手机上网用户),增长49.3%。

2009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8%。

七、财政、金融

2009年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地方财力继续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增长46.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5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亿元,增长38.4%。对农林水事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加大,分别增长33.6%、174.6%、30.6%、59.8%、24.4%、80.7%。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8亿元,同比增长5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5亿元,同比增长2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1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1亿元,同比增长6.2%;中长期贷款余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48.4%;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3.2亿元,同比增长31.7%;定期储蓄存款余额8.2亿元,同比增长5.4%。

八、教育

2009年,全县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县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53720人;有小学校68所,在校学生9612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6%,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2%。2009年向各类大专以上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439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万余册;全县电视覆盖率为93%,其中:有线电视覆盖率45%,有线电视用户49033户,可接收各地电视台节目36套;广播覆盖率为92%。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9个,放映场次3500场,观众42万人次。

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有医院、卫生院共33个,病床946张,卫生技术人员129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87865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样。2009年,全县举办各类县、乡级运动会共35场,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14万人。

十、行政区划和人口

年末全县有12个镇,14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村委会269个,社区居委会17个。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83.7万人,增长0.5%。其中:非农业人口7.42万人,农业人口76.28万人;男性人口44.06万人,女性人口39.64万人。据200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13838人,出生率16.6‰,下降2.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6‰,下降1.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2‰。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率达24.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7元,增长17.9%,其中:人均工资收入7234元,增长23.9%。人均消费性支出7893元,增长13.4%,其中:人均食品支出增长7.1%;人均衣着支出增长14.8%;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14.4%;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8.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1.8%;人均居住支出增长27.7%;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1.2%。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对古蔺县1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12元,增加361元,增长11.8%,其中:人均工资性纯收入1630元,增加239元,增长17.2%;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583元,增加93元,增长6.3%;人均财产、转移性收入4.66元,增长59.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0元,增长6.6%,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长9.1%;人均衣着支出增长36%;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4.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6.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2%;人均居住支出降低9.1%;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6.4%。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2009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2998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38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36915人。全县共有城镇居民10243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古蔺县统计年鉴(二○○九年度)》为准。

2、增减幅度以2008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计算。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