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中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43%,比上年上升5.43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91%,比上年上升4.9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9.11%,比上年上升9.11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43710万元,同比增长36.66%。其中:国税收入12737万元,增长45.6%;地税收入11103万元,增长21.6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84万元,同比增长17.02%。全年财政支出3657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6.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178万元,增长0.41%;农林水事务支出22492万元,增长47.94%。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增加。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9564万元,比年初净增462600万元,增长61.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8696万元,比年初净增181723万元,增长28.5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1668万元,比年初增长19.49%。其中:农业贷款127561万元,增长22.68%;工业贷款10934万元,增长39.8%;商业贷款36293万元,减少7.21%;乡镇企业贷款余额14773万元,增长0.14%。 八、科教文卫体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5项,年内取得科技成果7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95万人次。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县有普通中学74所,在校学生60525人;小学297所,在校学生78647人;在园幼儿1798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为13.07万名学生免除了学杂费、教科书费,为2.2万名家庭贫困的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537万元,筹集资金163万元资助443名贫困大学生,高考普通本科首批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一,其中1名学生被清华录取、3名学生被北大录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文化体育广播事业不断繁荣。全年我县作者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艺作品8件,省级刊物上发表25件,市级刊物上发表38件;有2件作品获国家级奖,7件作品获省级奖。 年内全县举办各种体育竞赛20次,参赛人数11800人。全县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获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参加市级比赛获第一名4个,第二名3个。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100%,中江电视台自办节目信号覆盖全县。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推进,全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健全,血防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3个,卫生技术人员1763人,其中医生861人,卫生机构病床1977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109.5万农民群众,参合率86.31%,发放医疗门诊补偿和住院补偿6891.62余万元。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工业废水处理227.74万吨,处理达标率74.3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年报: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4266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771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8.8‰,人口自然增长率1.2‰。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县城市化率达27.5%;县城区人口172000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69元,比上年增长22.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008元,增长22.6%。其中城镇食品消费支出3991元,增长33.84%,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恩格尔系数)的49.84%。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7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31元,增长0.5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589元,占生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47.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已保障17135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567.2万元,累计月人均补125.3元;农村低保已保障4093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610.6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35.3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24.5%;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7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