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牢牢把握“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主动融入全市“四个四”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战略”,大力实施“1234”工程,强化政策创新,统筹各项工作。全区国民经济实现了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09年全区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取得成效,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加快发展势头。GDP在上年实现17.7%的较高增长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全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亿元,达76.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区属增加值增速达18.9%。属地GDP增速分别比全市的15.2%、全省的14.5%、全国的8.7%高2.8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和9.3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的16.2%、上半年的17.0%、前三季度的17.2%回升1.8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属地GDP和区属增加值增速各季度均居全市第1位。与市下达目标比较,属地GDP总量完成市目标的109.6%,区属增加值增速超市目标3.4个百分点,属地GDP和区属增加值完成目标进度均居全市第1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跨上23000元新台阶,达23288元,比上年增加325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9%,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1.8%。与2005年比较,GDP总量增长86.7%,年均增长16.9%;人均GDP增长78.7%,年均增长15.6%。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8089万元、489711万元、21955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6%、22.9%、12.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75.9%、22.5%,分别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13.7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0:61.3:29.7调整为7.6:63.8:28.6。与2005年比较,第一产业下降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4.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亿元,达44.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1%,增速居全市第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0%,拉动GDP增长11.9个百分点。 物价温和上涨。我区积极贯彻国家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小幅上涨。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9年,全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强化各项惠农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9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5亿元,增长3.7%。主要农产品产量普遍增长(见表1),全年粮食总产量12.06万吨,增长1.8%,总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油料总产量945吨,增长20.5%。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3.75万头,增长3.4%;年末生猪存栏13.9万头,增长2.5%;家禽出栏643.3万只,增长5.1%;肉类总产量28421吨,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达6115元,增长8.3%,总量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36元,居全市第一。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生姜、高粱、龙马乌鸡、生猪、水产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提质扩面,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西现代农业园区、特兴生姜种植园区、罗汉家禽养殖园区、石洞生猪养殖小区等特色示范园区初具规模。整合项目资金,强化示范带动,切实抓好4个村新农村试点建设,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22个,已达81个,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已达12个。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整治病险水库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平方公里,新建机耕道17.6公里,硬化机耕道6.6公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处、沼气池1900口。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0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9万亩。新增提水机械设备101台/716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55万千瓦,增长2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工业强区取得新成效。2009年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4.82亿元,增长23.4%,占GDP的比重为58.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6%,拉动增长12.7个百分点。 规模企业不断巩固壮大。新增规模企业18户,规模企业已达101户,新培育亿元企业3户,亿元企业已有22户。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5%,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不断发展,酒类制造业增势强劲。化工、食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67亿元,增长32.2%,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83.3%,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7%,拉动增长24.5个百分点。酒类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同比增长47.9%,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4.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1个百分点;酒类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2.3亿元,入库税金1.41亿元,增长20.1%,占全区税收的26%。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52亿元,增长35.7%;产销率达99.8%,与上年持平,比全市高2.3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突破20亿元,达到21.27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12.2%,同比增长27.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0.04亿元,增长40.9%;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2.4%,同比低2.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亏3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30点,同比提高64.81点。 工业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统计的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15种,增长面达75%,其中增速50%以上的产品有4种。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