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沿滩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自贡市沿滩区统计局 2010年4月30日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取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项目年”工作建设,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不良影响,继续突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加强服务型和效能政府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突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加快富民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区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81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1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4691万元,比上年增长2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265元,比上年增加1350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363元,比上年增加1710元,增长13.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3.1:51.4:25.5调整为19.5:57.0:23.5,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攀升,并牢固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从生产的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73%,同比提升4.3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65%,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3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在GDP增长16.7%当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贡献了0.65、13.15、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了12.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306281万元,占GDP的比重为63.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89%。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所占GDP的比重为43.09%和11.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51%和8.88%。2009年我区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城镇化率达27.06%,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方式单一且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横比滞后,核心竞争力弱,招商引资力度还不够;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中心不突出,产业聚集度不高,商气不浓,经济总量偏小;投资手段较为单一,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后劲仍不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水平不高,“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社会消费质量不高,税源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还十分突出;城市化水平较低、进程偏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农业 2009年,区委、区政府组织和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发展,但因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大幅滑落,导致农业总产值下滑。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54831万元,比上年下降0.64%。其中:农业总产值76404万元,增长18.73%;林业总产值3483万元,增长6.19%;牧业总产值66081万元,下降16.48%;渔业总产值6285万元,下降9.3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578万元,增长20.24%。林牧渔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58.37%陡减为48.99%,特别是牧业生产滑坡较大。 种植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与上年相比,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330亩,增加4275亩,增长1.05%,粮食总产量160498吨,增加3297吨,增长2.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9240亩,增加3615亩,增长10.15%,油料总产量5960吨,减少116吨,下降1.91%;蔬菜播种面积119746亩,增加10171亩,增长9.28%,蔬菜总产量168382吨,增加11253吨,增长7.16%;水果总产量29796吨(含果用瓜),增加1101吨,增长3.84%,其中:园林水果4200吨,增加405吨,增长10.67%。 林业工作进展迅猛。全年造林面积10995亩,其中配套荒山造林1995亩,全区森林面积为142575亩,净增10992亩,森林覆盖率达21.6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畜牧业发展不平衡,渔业生产明显下滑。全年生猪出栏319341头,增长3.35%;肉牛出栏3540头,增长11.32%;肉羊出栏1289百只,增长3.2%;家禽出栏46953百只,增长6.85%。肉类总产量36325吨,增长4.49%,其中:猪肉产量23095吨,增长3.39%;牛肉产量467吨,增长11.99%;羊肉产量1932吨,下降5.99%;家禽肉产量7243吨,增长6.56%;兔肉产量3480吨,增长14.32%。禽蛋产量9480吨,增长13.15%;水产品产量6629吨,下降25.8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在全年降水减少的不利情况下狠抓工程蓄水和大田保水,大力推广微小型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金土地工程、病险水库整治、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新村扶贫等农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74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3万千瓦,均与上年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14953吨,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510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79%。 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上下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精神,牢固树立“工业强区”观念,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引导下,积极改革创新,以应对全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全力打造“沿滩工业集中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园区化发展道路,加大工业基地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鼓励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发挥品牌产品优势推进企业扩张,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全区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快速、高效和后劲足的良好局面。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为77个,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081599万元,比上年增长52.65%。其中,轻工业产值257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8%;重工业产值827280万元,比上年增长70.73%。各种经济类型工业结构性增长变化较大,且增长势头强劲。其中:股份制工业产值966160万元,同比增长52.8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54773万元,同比增长146.21%;工业销售产值1076858万元,同比增长53.73%;出口交货值3511万元,同比下降31.86%,出现缓慢回升态势;工业增加值完成2989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