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沿滩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9-22 自贡市沿滩区统计局

教育卫生文化和广播电视

教育工作继续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坚持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优师工程,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有限教育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双高普九”工作有序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现有小学67所,在校学生人数22254人,同比增长0.4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5.23%,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普通中学16所,招生人数4548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初中招生人数3274人,下降5%,高中招生人数1274人,上升12.7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3764人,下降5.65%,其中:初中在校学生数10809人,下降7.43%,高中在校学生数2955人,上升1.51%;普通中学毕业生数5036人,提高4.16%,其中:初中毕业生数4144人,提高1.92%,初中升学人数3564人,升学率86%,同比有所下滑,高中毕业生数892人,增加117人,高中升学人数731人,增加425人,增长138.89%,高中升学率82%,较上年大幅度提升。

卫生保健工作稳定发展,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全面优化,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三级医疗防保网建设得到巩固和完善,城乡医疗条件继续改善,公共卫生资源更加优质,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截止年底,全区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医疗站、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机构)203个,同比精减了2.87%,病床653张,同比增长11.43%,卫生技术人员952人,同比增长13.06%,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68人、注册护士180人,同比分别上升50%和16.88%。医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180人,同比增长6.51%;卫生防疫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6人,同比下降7.14%;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1人,同比增长6.9%;乡镇卫生院13个,卫生技术人员271人,同比增长1.88%;村设医疗点169个,同比净增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365人,同比上升16.24%。

文化体育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文学艺术创作繁荣活跃。2010年全区举办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10次,同比提升11.11%,创作文学艺术作品330余件,同比提高10%,其中:获奖或发表市级以上作品160件,同比提高20.3%;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0716户,同比增加398户,增长1.31%,许可经营网吧29家,基本实现规范监督管理,城乡互联网络建设得到稳定健康发展。

人口和环境保护

2010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年,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取得成效,全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积极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政策,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10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87.27%,出生人口3661人,人口出生率为9.39‰,死亡人口2625人,人口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5‰,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388264人,其中:农业人口302659人,非农业人口85605人,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5,同比缩小1个百分点,两性比例逐渐往平衡方向发展。全年常住人口33.55万人,与上年持平。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2010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继续以减少和控制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一手抓新污染控制,一手抓老污染治理,继续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加强重点控制污染源专项检查和釜溪河污染综合整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效,区容区貌、农村面貌和厂容厂貌大为改观。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4252万元,比上年增长82.5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9.79%,与上年基本持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高达9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7.61%,同比下降7.77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0.86%,同比提高5.04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2%,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

城镇在岗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呈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城镇单位增幅明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所下滑。201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0215人,比上年增加267人,增长2.68%。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4425人,比上年减少287人,下降6.09%;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261人,比上年减少17人,下降6.12%;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5529人,比上年增加571人,增长11.52%。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076万元,增长17.47%。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640万元,增长4.26%;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1万元,下降7.01%;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025万元,增长33.79%。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26974元,增长16.19%。其中:机关行政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31524元,增长15.31%;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26709元,增长7.42%;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25950元,增长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比上年增加1456元,增长12.2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95元,增长10.44%,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45.5%下降为42.01%,较上年减少3.49个百分点。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比上年增加629元,增长1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2元,比上年增加304元,增长6.4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83元,增长43.94%,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51.88%上升为59.92%,增加8.0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但失业现象不容忽视。到2010年底全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419人,比上年增加1690人,增长8.57%,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展疲软,城镇失业情况出现反弹,2010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10499人,比上年增加401人,增长3.9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2986人,比上年减少297人,下降2.24%;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3534人和11503人,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995人,比上年增加2015人,失业率由上年的3.87%上升到4.2%,城镇失业现象令人堪忧,务必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民从中获得较大实惠。截止年底参加农村医保人数达304898人,同比增加9562人,增长3.24%,参合率达98.11%,比上年提升2.8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