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曲江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贸易、招商引资、外经和旅游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7亿元,增长21.8%。其中:县及县以上城镇零售额18.11亿元,增长23.1%;县以下农村零售额5.56亿元,增长18%。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93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3亿元,增长19.8%。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5.21亿元,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0.97亿元,增长13.1% 全年新签引进外资合同4宗,合同规定利用外资1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比上年增167%;签订引进国内资金合同23宗,合同规定利用资金7.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07亿元,减少3.96%。全区完成出口总额10874万美元,增长52.2%。 全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80.4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者11万人次,国内旅游者16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1亿元,分别增长28.58%和64.0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3亿元,比上年增收0.57亿元,增长18.3%。在财政收入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继续优化,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完成2.8亿元,增长23.3%,占77.1%。财政支出5.42亿元,比上年增支0.81亿元,增长17.6%。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3.75亿元,增长7.4%。其中,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47.32亿元,增长18.8%;企业存款8.9亿元,增长4.8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93亿元,增长5.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1亿元,增长6.86%;中长期贷款余额5.41亿元,增长0.37%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22所(含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4.72万人,专任教师2657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87万人,专任教师1020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0.38万人,专任教师117人;小学校86所,在校学生1.89万人,专任教师1238人;幼儿园20所,在校学生0.59万人,专任教师271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99.1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84%,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4%。全区当年实际毕业生1.43万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038人,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1063人。当年升读本科495人,升读专科887人。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采茶剧团1个,调频广播转播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全区设立文物保护单位15个;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影剧院1家,电影和采茶戏演出场次957场,观众28万人次;区图书馆藏书量10.3万册,镇级9个文化站拥有图书8.6万册。 全区有卫生部门机构20个,其中医疗机构15个,分别为区级医院2个,镇级卫生院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站、妇幼保健院、慢病院各1个。全区卫生部门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44人,其中执业医师523人,注册护士425人;病床882张(包括厂矿企业医院)。全区设乡村医疗点123个,行政村卫生站覆盖率达到100%。 全区拥有体育场馆1座,全民健身广场1个,公用全民健身点有沿堤二路河边公园、江畔花园、源河豪苑等。全年举行区镇两级运动会12次,参赛运动员5400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30.01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9.5万户、总人口为31.24万人。户籍人口中,当年迁入3390人,迁出3830人;非农业人口14.42万人,占46.2%;农业人口16.82万人,占53.8%;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6.12万人,女性人口15.12万人,性别比为106.7:100。全年计划生育率94.13%,出生人口3648人,出生率为11.47‰;死亡人口1645人,死亡率为5.17‰;全区净增人口20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0‰。 全年新建住房面积45.17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农村私人8.77万平方米。全区商品房交易成交面积12.98万平方米,销售额1.78亿元。其中,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5.6万平方米,销售额1.03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8.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23%。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94万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5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468万吨。 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37010元,增长25.5%;区属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0310元,增长18.0%。据住户家庭抽样调查,2008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8160元,其中城镇居民收入11010元,增长12%;农村居民收入4591元,增长14.8%。全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6.03%。 全区当年新增就业岗位3011个,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口1983人,登记失业率3.23%。核定低保对象3200户9290人,比上年少33户514人,发放低保资金680万元,比上年增长32.6%;核定五保对象667人,发放供养经费84万元。城镇职工参加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共10.03万人。其中,养老保险3.22万人、失业保险1.33万人、工伤保险1.64万人、医疗保险2.92万人,生育保险0.92万人。共征收保险金1.29亿元,支付保费0.98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14.96万人,比上年增长21.3%,按农村户籍人口计,参保率为88.94%;实收基金1498.6万元,增长80%,发放支付1071.5万元,增长45.9%。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