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恩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恩平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恩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793699万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704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92513万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388482万元,增长13.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0%,金融业增长15.3%,房地产业增长58.6%,其他服务业增长16.6%。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4.2:36.9:48.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7209元。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2008年末,全市私营企业832户,注册资金87590万元。个体工商户10212户,注册资金17515万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270630万元,增长20.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5%。 全市年末单位从业人员33632人,比上年减少7.49%,在岗职工32865人,比上年减少8.54%。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90元,比上年增长18.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欠理想,经济竞争力不强,工业经济总量较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化肥、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偏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40元,比上年增长7.46%。我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211883万元,缩减法计算的农业总产值发展速度为108.53%。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即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52.38亿元,利润总额2875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278万元,效益有所好转。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820万元,增长58.1%,从投资结构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1981万元,增长29.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0714万元,增长20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9411万元,增长226.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2.7%上升到46.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37682平方米,增长113.5%,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8093万元,增长237.9%。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84564平方米,下降35.4%。 建筑业生产平稳。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7个。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产值70143万元,增长40.22%。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1万平方米,下降8.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万平方米,下降8.0%,其中住宅类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25万平方米,增长40.4%。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现有民用汽车13284辆。全年完成客运量702.5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418万人公里;货运量2545万吨,货运周转量74113万吨公里。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6.55万吨(其中进港货物29.47万吨,出港货物7.08万吨)。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23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8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为73公里。 邮政电讯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量38662万元,比上年增长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6万户(含0.39万公话用户),减少0.72%;其中城市用户4.6万户,农村用户4.6万户;互联网用户2.2万户,比上年增长37.48%;移动电话用户23.99万户,小灵通用户1.29万户,比上年减少24.98%。 六、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加速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18.0%。其中:批发零售业33.1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6.7亿元,增长23.2%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项目28宗,比上年增长3.7%;合同利用外资10565万美元,减少4.3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726万美元,增长36.95%。锦兴纺织、波顿服装、碧桂园等投资超亿元项目相继落户我市。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21189万美元,增长22.41%,其中,进口总额6114万美元,增长27.58%,出口总额15076万美元,增长20.42%。从各经济类型企业出口情况看,国有企业出口304万美元,下降53.09%,三资企业出口8307万美元,增长20.1%,私营企业出口42.88万美元,增长30.48%。 旅游业持续迅速发展。我市以温泉为龙头,不断扩大“中国温泉之乡”和“地热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市各风景区(点)2008年共接待中外游客242.5万人次,增长12.1%,其中,国际旅游者8.4万人次,增长12%。旅游产业链总收入9.31亿元,增长12.3%。全市有各类客房3000间,增长7%,开房率达63%。 八、财政、金融、证券 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8%,增幅近十年之最,在江门四市三区排第二。全市镇级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4.91%,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5.57%。全市11个镇街财政收入增幅均达双位数,其中超过30%的有5个镇,最高增长达42.42%。 金融运行态势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47545万元,比年初增长23.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3989万元,比年初增长28.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2992万元,比年初增长14.56%。 证券交易成交活跃。全年证券交易金额69.08亿元,上缴证券交易印花税1016万元;年末在证券公司开户投资A股者24032户,当年新增384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