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双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9 娄底市双峰县统计局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3570万元,增长9.1%。全县具有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8043万元,下降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87万平方米,下降10.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72万平方米,下降1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408万元,增长44.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0418万元,增长4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4990万元,增长40.4%。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530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37432万元,增长29.4%。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投资37500万元,增长11.9%,占城镇以上投资的22%。

五、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消费市场平稳活跃。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617万元,增长18.7%。分地域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14328万元,增长18.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2289万元,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65180万元,增长18.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017万元,增长21.3%;其他行业零售额420万元,增长18.6%。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县争取国家投资项目145个,到位项目资金3.1亿元,到位县外境内资金14.49亿元,到位境外资金2100万美元。

旅游业不断升温。2009年,全县旅游景点接待游客8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3亿元。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改造县到乡镇公路25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280.4公里。2009年,全县全社会客运量953万人,客运周转量25673万人公里。全县拥有车辆5650辆。

邮电通讯业继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1392万元,增长9.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13465户,比上年末净增4271户;移动电话用户248900户,比上年末净增61921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7228户,比上年净增4479户。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2820万元,比年初新增113888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9610万元,比年初新增75206万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206万元,比年初新增2968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2581万元,比年初新增18513万元。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县保险业保费收入24180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19万元,下降2.9%;人寿险保费收入19561万元,增长11.2%。全年各项赔款支出3776万元,比上年下降7.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045万元,下降0.3%;人寿险赔款支出731万元,下降28%。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富有成果。2009年,全县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级16项。安排县级科技计划项目83项,其中科研计划28项,成果推广计划28项,开发项目计划27项。全县共申请专利142件,同比增长25%;获取授权专利79件,同比增长20%。完成职务发明授权9件,同比增长28%。全年转化专利项目30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由1家增加到3家,2009年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5772万元,同比增长56.7%;高新技术产值22582万元,同比增长56.2%。县财政安排科技三项经费100万元,同比增长38.9%。科技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成立了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娄底市农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巩固。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5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年缀学率为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9.2%。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在校学生年缀学率1.35%。普高、职高协调发展。全年普通高中招生4230人,职业高中招生3099人。普通高考再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达2309人,二本上线率为18.13%;一本上线664人,上线率为5.44%。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全县6449名专任教师全部拥有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持证率100%。“两免一补”全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全年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62.7万元,人数4354人;落实免费教科书1022万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040万元建设合格学校24所。改造危房学校45所,完成投资1350万元,消除危房面积2.6万平方米;新建、维修改造面积2.48万平方米。投入1600万元新建学生生活设施1.48万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全县积极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7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3.6万人次,外借图书9.3万余册次,图书馆藏书16.8万册。全年免费送戏下乡18场,建设农家书屋81家,完成各种演出226场。成功举办双峰县第十八届元宵灯会。唐宜春获全省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金奖,《手狮乐》获全省第三届艺术节银奖。在第九届“星星河”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上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4项。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电视台1个,电视差转台8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8.2%,广播综合覆盖率97.5%,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长度232.2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8357户。

卫生事业成效明显。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拥有医疗病床1724张,卫生技术人员1461人。疾病预防控制连创佳绩。全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25例,报告发病率为35.48/10万,检出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83例。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成功杜绝非典、霍乱、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发生。全县麻诊疫苗接种率79.1%,卡介苗、乙肝疫苗、糖丸、百白破接种率分别为97.6%、96.5%、98.2%和97.8%。妇幼保健成效显着。全年高危孕妇筛查1280人,高危住院分娩率100%,全县活产婴儿8522人,住院分娩8458人,住院分娩率99.2%。全年共发放出生医学证明8736份。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23.5/10万。0-7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6%。婴儿死亡61例,死亡率7.2‰;5岁以下儿童死亡104例,死亡率12.2‰。无新生儿破伤风。母乳喂养率达8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3.9%,共计补偿参合农民14.23万人次,补助金额7417.2万元。其中,住院补助57863人次,补助金额6926.6万元,住院补偿率达41%;特殊疾病门诊补助15726人次,补助金额433万元;普通门诊补助68759人次,补助金额57.6万元。

体育事业稳中有升。全县拥有非教育系统标准体育场地120个,其中体育场1个,活动中心1个,篮球场74个;非标准体育场50个。全县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运动会29人次,共获奖牌26枚,其中获省级银牌5枚,获市级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7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