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桑植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九、文化宣传、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电影队5个,电影院2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16个,均基本保持稳定。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7万户。 着力打造桑植民歌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精制《桑植民歌》专刊,推出经典桑植民歌30首,80个精制版全面宣传推介桑植民歌;7位民歌手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举办音乐会,演绎桑植民歌20余首,并举行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授牌仪式。白族仗鼓舞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央视七套《乡土》栏目深入到天平山、五道水、龙潭坪等地,对桑植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生态旅游进行拍摄,制作的20分钟专题片5月下旬在《乡土》栏目播出,并重播两次;中央外宣办三局、国务院新闻办《寻找歌王》摄制组深入到洪家关、打鼓泉等乡镇进行录制采风,桑植县“土家歌王”尚生武等,先后以贺龙桥、土家吊脚楼等景观为背景,演唱了7首经典桑植民歌;20集电视连续剧《两把菜刀起风雷》在我县进行外景开拍。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全年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20余次,春节在民歌广场演出文艺节目12个;桑植论坛举办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380余名演员参演,2000多名干部群众现场观看了晚会。余晓华创作的新歌曲《红旗的传说》歌词,由孟庆云谱曲、国家一级女高音王莉演唱,湖南红网、《湖南日报》、辽宁《音乐生活》分别登刊;王成均撰写的散文《一碗米饭有多重》获2010年度散文二等奖。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38个,专防站所3个,妇幼保健站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283人,同比增长9.6%,其中:执业医师379人,执业助理医师187人,注册护士388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3.66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0.4%。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年末有百岁以上老人11人,全年发放百岁老人补助3.19万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2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薪收入7233元、增长7.7%,经营净收入1374元、增长44.7%,转移性收入2302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61元,同比增长7.2%;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8%;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9平方米,同比增长7.1%;城市化水平为27.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087元,家庭经营纯收入1437元,同比分别增长11.4%、16.2%、11.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971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4.1%;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7平方米,同比增加5%。年末贫困人口4.67万人,同比减少10.1%。 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为1.4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39万人,同比分别减少1.5%和1.1%;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37612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3726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0.9%和11.1%;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6640元,同比增长14.3%;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全年月平均劳动报酬分别为2186元和2220元。 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年平均空气环境总悬浮微粒(TSB)为0.112毫克每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SO2)为0.065毫克每标立方米,为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二类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二类标准。 十一、人口、安全生产与社会治安 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462539人,其中男性241454人,女性221085人;农业人口402161人,非农业人口60378人。 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95起,同比增加94起、46.8%;事故死亡19人,同比减少6人、2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79起,同比增加101起、56.7%,事故死亡14人,同比增加3人、27.3%。亿元GDP死亡0.48人,同比减少36.8%;事故造成财产损失310.5万元,同比增加8.4%。 社会治安进一步加强。城区电子视频监控工程稳步推行,年末共对城区主要道路、广场、车站等公共部位和有独立院落的单位安装摄像头1086个并进行全天候监控,大大提高了城区的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全年立刑事案件1155起,破获435起,查处治安案件837起。 十二、为民办实事工作圆满完成 2010年全县实际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2.68万人;新建农村敬老院13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年底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分别为0.98万人和2.79万人,补助水平分别为156元/人·月和55元/人·月;投入资金477万元建成省级合格学校3所,支出11.4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8人;建立农家书屋118家;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达50.2%;完成对17人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312人,新建、改建乡镇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9所,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费补偿率达52%;新增廉租住房补贴534户;到年底止,全县11.41万户、388万亩集体林地已完成勘界确权375.7万亩,林权证本打印发放14.5万本,涉及11.43万户、354.54万亩,林权证发证率达91.4%;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投入资金450万元,全县有14个乡镇的94个村居委会受益;省级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已建成;投入资金51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700口;投入资金21.7万元完成移民培训968人次,投入资金42万元实现避险解困搬迁70人;完成通畅工程即乡镇到村水泥公路243.7公里;24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个(其中电信3个,移动10个),新增通移动电话基站自然村3个;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5件,因此减免各种费用40余万元,帮助受援人避免损失或取得利益达1300余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各行业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