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慈利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09-09 张家界市慈利县统计局

慈利县统计局

2011年4月12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县经济运行在波动中逐步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各项规划目标基本完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03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19.1:33.2:47.7调整为2010年的18.7:35.5:45.8。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2747元。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9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6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60人;援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22人。组织开展职业培训16550人,其中再就业培训412人,创业培训2250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3188人,劳动预备制培训34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200人。全年为487名创业者发放小额贷款2303万元,带动就地就近就业5000人;对1456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3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9亿元。

种植业平稳增长,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5.0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2%,产量29.61万吨,比上年增长2.1%;油料种植面积20.13千公顷,减少3.5%;油料产量35526吨;蔬菜播种面积8.1千公顷,产量13.73万吨;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31千公顷,增长0.8%;茶叶产量1500吨。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2.45亿元。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4万公顷,全年实现林业产值2.49亿元。

畜牧业生产止跌回稳。随着禽肉价格持续上升,全县畜牧业生产形势日益好转。全年生猪存出栏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2%;肉牛2.15万头,比上年增长4.88%。全年肉类产量48826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62亿元。

渔业生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养殖结构有所优化,全年淡水产品产量4424吨,实现渔业产值5536万元,比上年增长5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40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9.9%。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5.55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44.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79亿元,增长23.5%。工业企业继续向规模化发展,行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初步形成了能源、矿产建材、轻工和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4.08亿元,增长47.5%;产销率99.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工业利税总额达到2.89亿元,增长100.1%;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641万元,增长30.3%;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15万元,减少9万元。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9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35.5%。

2010年,建筑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县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6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7%;

房屋竣工面积3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价值2.9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6%;房地产业因受国家新政影响,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9亿元,比上年下降33.8%。

五、国内国际贸易、旅游

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商品销售额43.22亿元,增长21.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23.35亿元,增长20.0%,零售业销售额为19.87亿元,增长23.6%;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为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住宿营业额为3.76亿元,增长18.0%,餐饮业营业额为3.32亿元,增长19.7%。

2010年,全县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年累计实现出口总额5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

2010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9%,实现旅游总收入9.49亿元。

六、财政和金融

2010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税收入库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国税系统税收入库,1.66亿元,地税系统税收入库1.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33.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2.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七、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县有小学教学点138个(含民办1个),小学54所,九年制学校14所(含民办1所),初级中学20所,高级中学5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含教师进修学校1所,民办2所),幼儿园49所(含民办22所)。在园幼儿15470人,中小学在校生67804人,特殊教育学生111人(随班就读)。在职公办教职工4860人,民办教职工212人。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人口入园率74%;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了100%;初中入学率99.4%,辍学率为0.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84.7%。

全县高考成绩又创新辉煌,报名参考人数为3508人,上线率达97.95%(含补习学校),比去年88.46%高9.49%。其中,本科一批录取274人,本科二批录取814人,本科三批录取319人,共计录取1407人,本科录取率达40.1%,高于全省本科平均录取率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