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9 常德市安乡县统计局

安乡县统计局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建设主旋律,坚持“工业安乡、生态安乡、和谐安乡”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三抓、三保、三创”工作重点,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县呈现了经济发展逆势上行、社会事业稳步前进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全县“十一五”规划的完美收官。

一、综合

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1.56亿元、增长13.1%,比上年增速快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突破2万元,达到20517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9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92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68亿元,增长16.0%。三次产业比发展为26.5:27.5:46.0,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积极主动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继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更大投入建设廉租房工程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年内解决3.4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2829口,压减珍珠养殖面积3万亩。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861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100%,援助城乡困难对象就业36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到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率达到63%。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63元和55元,建设乡镇敬老院5所。建设廉租房700套,投入建设资金3436万元,发放租赁补贴1242万元。实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探索缓解人民群众就医贵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投资后劲不足、居民消费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靠自身力量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还有很多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3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0.44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7.1%,牧业产值11.34亿元、增长4%,渔业产值8.41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0亿元、下降3.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6.82万亩,同比下降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61万亩,下降8.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0.84万亩,增长2.7%;棉花播种面积30.76万亩,增长16.5%;蔬菜播种面积9.66万亩,增加11%;养殖水面16.35万亩,增长2.8%。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2.53万吨,下降6.7%;油料总产量8.49万吨,增长12.2%;棉花总产量2.86万吨,增长10.6%;蔬菜总产量15.46万吨,增长11.5%;生猪出栏33.86万头,增长3.6%;牛出栏0.67万头,增长52.3%;羊出栏3.85万头,下降3.3%;家禽出笼574.06万羽,增长3%;禽蛋产量3.06万吨,增长3%;水产品产量7.49万吨,增长5%。

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2010年,全县农村水利建设投资1.3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700处、移动土石方200万方。垸内沟渠疏洗、城防圈堤段培修、水利血防工程、洞庭湖年度基建工程等均全面完成;全年实施并完成各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个,完成投资5297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66万千瓦、8.42万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9万千瓦、0.35万台,全县机械耕作面积达151.2万亩、机电排灌69万亩、机收100.5万亩。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2010年,全县按照“产业优先、连片示范、镇村同治、整体推进、普惠扩面”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宜居村庄、造就新型农民”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突出产业发展。全年大力发展蔬菜、水产、农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业。全年新发展蔬菜面积1.2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453家,其中省、市、县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6家和14家。获国家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论证的企业有1家,省知名品牌称号5个。打造了以“梦里水乡”——“土生源休闲农庄”——“黄山头壁画广场”为主要景点的乡村旅游项目。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通村通组公路30公里;完成15处集中式供水工程;新栽以樟树、桂花树、广玉兰为主的风景树3.5万株,绿化面积达4万平方米。三是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民2666户,带动农户22875户。四是突出乡村文明建设。致力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整治面源污染,争创文明新风,新建农家书屋81家,组织14场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了“文明家庭”、“星级农户”等评选活动。五是突出搞好农民培训。全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5期1.95万人次,法律知识培训1885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986人次,创业培训220人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2010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3.99亿元,增长22.2%,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5.8亿元、增长31.2%。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年内净增12家,发展到8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6.9亿元、增长45.1%,比上年增速快1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按轻、重工业划分,分别完成产值38.4亿元、18.5亿元,分别增长36.6%和66.7%;按所有制行业分,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产值56.5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99.3%。

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96.1%,提高30.7个百分点。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5.5亿元,增长64.2%,产销率97.5%。实现利税总额6796万元,增长53.5%;实现利润3048万元,增长29.3%。

支柱产业做大做强。2010年,在全县工业行业中,整体规模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产值20.9亿元、8亿元、5.2亿元和4.7亿元,分别增长34.1%、21.3%、53.3%和58.2%,四大支柱行业已占全县规模工业的68.2%。

建筑业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7.3%。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发展到13家、增加2家,其中专业承包和总承包企业7家、劳务分包企业6家,获国家一级资质企业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依靠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3亿元,增长50.3%。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19.44亿元、增长54.4%;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9亿元,增长42.2%。按产业结构分,第一产业完成1.3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7.4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9.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