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通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8 咸宁市通山县统计局

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2863万元,比年初增加79093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8637万元,同比增长19%,全县人均存款4749元,比上年增加了739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4540万元,比年初增加50742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短期贷款54127万元,同比增长27%;中长期贷款75819万元,同比增长9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05510万元,同比增长16%;现金支出909540万元,同比增长19%。

全年保险业务保费收入8838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99万元,增长1973%;人寿保险费收入4436万元,增长16%。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总额4094万元,增长15%,其中:寿险赔1823万元,29.5%;财险赔款1282万元,增长17.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请专利36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比上年增长12.5%;授权专利20件,2009年完成农转资金项目1个(生物质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试验示范);通山县九宫生态粮油生产有限公司获得科技富民强县工项目(油茶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森泰公司“微碳硅铁”0301B061获08-09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

2009年末,全县各类普通教育学校173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8所,小学144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339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3837人,辍学率由上年的1.32%下降为1.12%;小学生在校生48037人,辍学率为1.22%,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6%全县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8024人。特殊教育在校生数60人。全面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受益学生73610人(注:两免一补,即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

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李自成陵墓文物管理所各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各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0%、广播综合覆盖率80%。2009年,群众文化如:广场文化周周演历时三个月,共演出21场次。《白云深处》和《大道通山》同时获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县专业艺术楚剧团演出160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其中公益性演出15场。全年共放映电影2100余场。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3个,卫生所13个。全县共有病床位数899张,卫生技术人员1367人。全县诊疗623530人次,健康检查11902人,入院37892人,出院病37868人,治愈25292人,好转11144人,死亡42人,住院病人手术5309例。

全年我县体育健儿在外出常规比赛中取得佳绩,参加湘鄂赣边区老年人运动会获得4金2银。参加全市19个重点乡镇篮球比赛,夏铺队和洪港队分别获得冠军和第五名的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开展群众性比赛活动16次,参赛群众约10000人次,观众达10人次。

2009年我县旅游业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继2008年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强县”之后,2009年又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在全市排名第一。我县利用“三农”资源发展农家旅馆的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隐水洞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农家旅馆150家,对农户进行直接补贴,大批农民依靠办旅游发家致富。去年全年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30万元,获得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258.2%、22.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5.7万人(计生部门数据),当年出生4800人,出生率为10.5‰,比上年上升0.3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002,死亡率为4.38‰,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5‰,比上年下降0.02个千分之点.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不断提升,(今年具体数据待省局定案后另行公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1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9249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9%。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42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508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12405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920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39.5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37359人,其中:城镇居民11397人。

年末,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个,社会服务中心1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4个,拥有床位1458张,收养各类人员1406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0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28。4万元,受益6000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重点监测的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1%,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86.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1.01%。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52吨,工业烟尘排放量1313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6%,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437872万标立方米。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本年投资总额为9748万元

全年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人,直接损失额20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3人,比上年下降0.12人。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63起,比上年减少19起;发生交通事故692起,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4.55万元,同比下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