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8 十堰市茅箭区统计局

五、贸易运输服务业

受扩大内需政策拉动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影响,消费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商贸服务区加快发展。全区实现三产业营业额225.1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三产业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三产业税金11280.5万元,同比增长17.9%。分行业看,商品批零贸易额为18.5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利润7850.6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税金7222.7万元,同比增长16.6%;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为19.3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利润2683.6万元,同比增长69.7%,实现税金2013.2万元,同比增长4.7%;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利润1526.5万元,同比增长61.4%,实现税金1262.5万元,同比增长23.4%;社会服务业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8.7%,利润1330.4万元,同比增长12.7%,实现税金782万元,同比增长36.1%。

全区各类市场42家,实现销售额77.6亿元,占商贸销售额的34.4%,同比增长18.7%。其中,亿元市场9家,交易额46.2亿元,增长28.1%。限上批零企业66家,实现销售额52.1亿元,限上住宿餐饮业企业18家,实现营业额2.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5亿元,同比增长20.6%。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48.1亿元,增长20.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4亿元,增长20.4%。

百亿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建设成效显着。火车站经济圈建设投资13563万元,增长59.5%,经济圈内商贸经营户达3641家,从业人员18399人,完成销售额69.7亿元,增长35.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资外贸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全区外贸出口开口企业19家,实现外贸出口7874.4万美元,增长46.7%;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引进项目44个,实际利用境内资金9.83亿元,增长32.1%,利用外资1150万美元。

生态旅游区加速发展。全年新增2A、3A级景区1家(累计达6家),赛武当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农家乐"提档升级步伐加快。全年旅游人次达35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亿元,增长6.2倍。其中,旅游门票收入15.6万元,增长2.6%,农家乐改造升级发展到116家,农家乐收入达3279.8万元,增长32.2%。星级饭店16家;星级饭店客房1521间,同比增加341间;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6个,同比增加1个。

七、财政和人口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6.94亿元,增长18.4%。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24.6%。其中工商税收1.5亿元,工商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96.8%。财政支出3.06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本级支出2.1亿元。

2009年,全区户籍人口全区户籍人口22.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1.55万人。全区常住人口(含白浪)28.85万人,增长9.4%。年出生人口1897人,出生率8.19‰,同比下降1.6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8人,死亡率0.25‰,同比下降0.5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4‰,同比下降1.1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52%,同比增长2.17个百分点。

八、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小学14所,中学5所。在校学生10670人,增加4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9.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8%;教职工1124人,其中专任教师1011人,增加76人;纳入全区管理的幼儿园36所,在园儿童人数4689人,增加541人。教育事业费支出总额4137万元,比上年3389万元增加748万元。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现有卫生机构77个,其中:医院1个,防疫站1个,卫生院(所)6个,村卫生室38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29个,减少4个;拥有床位135张;从业人员621人,增加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5人,注册护师、护士135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较同期3198元净增264元,增长8.3%。22个拆迁安置小区加快建设,建成小区广场4个。改造城区泥巴路23条10公里,建设通组路3条11.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836户,兑现廉租房补贴108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94人,比上年增加3180人,增长34.1%;参加失业保险5817人,减少461人。共征收保费2905.4万元,增长9.6%;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005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24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9799人,增加759人,增长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4.6%,全区创办社会福利院7个,福利院集中供养人数达297人;全区低保人口达12742人,年发放低保金2651.2万元;农村有2019人享受定期定量救助,临时救助人次达1000人次;接收社会捐赠7.7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43个。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271个,完成13个社区"一门式"服务大厅建设。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末初步统计数,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各行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现行价格计算,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速度。

2、人口总数为公安户籍人口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指标为计生考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