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茅箭区统计局 2010年4月15日 2009年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是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一年,是喜获丰收、实现跨越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全区上下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实现了"应对危机,加快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4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38.7%;第三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15.0%。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1.1:46.6:52.3调整为0.9:51.7:47.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上升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下降4.9个百分点。按核算口径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4698元,增长18.1%。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8.85万人。据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97人,帮助962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组织农村跨地区就业人数111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区域经济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汽车产业"一枝独大",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产业有待进一步升级。二是土地、资金等瓶颈日趋严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区域之间竞争发展的态势更加激烈,发展不够的矛盾突出。三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新农村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少数群众生活困难,民生问题还需进一步改善。四是城市扩容与城市管理机制的不匹配,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建设宜居宜业首选区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592万元,较同期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3607万元,增长23.1%;林业产值为365万元,增长23.3%;畜牧业产值3383万元,下降8.9%。 农业生产小幅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7公顷,比上年减少6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1公顷,增加1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58公顷,比上年增加37公顷。粮食产量1965吨,增长3.4%,增产了64吨。其中,夏粮468吨,下降1.9%;秋粮1497吨,增长5.1%;油料产量154吨,增产29吨,增长23.2%;蔬菜产量20034吨,同比增产3346吨,增长20.1%。 畜牧养殖有升有降。生猪出栏15376头,下降6.6%,存栏10732头,下降19.6%。山羊出栏6223只,增长81.4%,存栏6491只,增长52.1%。家禽出笼33.7万只,增长29.1%,家禽存笼11.2万只,同比增长14.8%。全年肉类总产量1923吨,增长0.004%,其中,猪肉下降14.1%,羊肉增长100.1%。禽蛋产量71吨,下降81.0%。全年水产品产量10.0吨,同比下降62.9%。 全区当年造林面积228公顷,比上年增加164公顷。主要林产品核桃产量500公斤,下降16.7%、油桐产量1200公斤,增长1倍;香菇产量6300公斤,同比下降39.4%。 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909千瓦,比上年减少2400千瓦;农用排灌动力272台,农用水泵440台,机动脱粒机155台,均与同期持平;农用载重汽车220辆,农用运输车360辆。农业机械原值1100万元,农业机械净值900万元,均与同期持平。 农村用电量826万千瓦时,下降7.2%;化肥施用量(折纯量)868吨,增长6.1%。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6%。 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2009年,全区新建沼气池172口,改厨249个、改厕351个、改栏292个,乡村道路硬化503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0个,铺设饮水管道33.5公里;共有485户农户喜建新房,农村新建房屋面积121780平方米,农村私人建房投资10153万元,增长5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2.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3.4%,增加35.5亿元。其中,集体企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30.6%;股份制企业总产值59.1亿元,增长5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6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14.1亿元,增长29.7%。轻工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22.4%;重工业总产值97.7亿元,增长55.1%。全区完成销售产值100.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0.8%;产销率为98.8%。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5家,完成总产值91.6亿元,增长53.9%,占全区工业产值的89.7%,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9家,同比增加4家;过五仟万的企业达17家,同比增加7家。 2009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9.1亿元,可比价增长45%,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54.1%。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1亿元,可比价增长45.7%。 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百亿东风工业园跻身全省52家重点产业集群,新增工业用地1700亩,累计入驻企业达到150家,工业投产企业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家,"双亿"企业13家;东风工业园区实现产值57.2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56.0%,增长64.1%,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火车头、助推市域经济的增长极。 全区纳入"双亿工程"考核的13家企业完成产值75.6亿元,增长54.9%,占全区工业产值74.0%。 全区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7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2.8%,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13.9%,税金1.8亿元,增长50.5%。 辖区拥有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10家,整车产量48693辆,增长92.4%,完成产值36.9亿元,增长70.8%。拥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37.1%。 全区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12.1%,同比下降了1.7%。其中总资产贡献率6.6%,资本保值增值率114.9%,资产负债率62.4%,流动资产周转率1.9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4%,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不变价)20330元/人。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3亿元,增长615.7%。其中,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4家,完成总产值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3%,实现利润13668万元,增长2894.0%;税金23676万元,增长137.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1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48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33.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32.55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9年,全区开工建设的项目208个,完成全社会投资36亿元,增长87.1%。按建设性质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4.4亿元,较同期10.7亿元,增长127.8%;技改投资完成10.4亿元,较同期8.2亿元,增长27.8%;其他投资11.7亿元,增长215.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6.78亿元,增长197.0%;集体经济投资78.9亿元,增长541.5%;城乡个体投资11.7亿元,增长30.6%;其他经济投资17.3亿元,增长44.2%。按产业划分,一产业投资0.39亿元,增长550%;二产业投资9.56亿元,增长72.0%;三产业投资26.05亿元,增长91.3%。24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6亿元,占总投资的26.7%;182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占总投资的73.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东风工业园、高校院建设仍然是今年投资的主要构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占总投资34.4%;东风工业园完成投资15.2亿元,占总投资42.2%;高校园建设完成投资2.77亿元万元,占总投资7.7%。全区工业投资项目58个,投资8.8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