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保康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98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989张;卫生机构人员1127人,卫生技术人员1086人,执业医师344人,注册护师(士)25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运动如期展开。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1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8.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9.1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17.1%。新出生人口2702人,人口出生率为9.75‰;死亡人口1662人,死亡率为6.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5‰。全县男女性别比为1:1.1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09.46,较去年上升4.43个比值(2010年人口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为准)。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84元,同比增长15.1%;人均消费性支出7245元,同比增长12.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2%;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13元,增长17.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7平方米,增加1.5平方米。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32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76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57人。城镇困难居民享受低保人数达到7000人,农村特困群众获得低保救助人数达到18599人。社会救济总人数4万人,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家,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598张,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47个。 十一、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管理有序进行。2010年常用耕地面积22.7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633.9吨,比去年减排9.6吨;工业废水排放量58.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58.2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511.5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全年造林面积合计698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6.1%。 安全生产情况良好。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分别为22起、1人;火灾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分别为9起、0人;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损失额分别为4人、47.79万元。 注:1、GDP(含二、三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 4、本公报所列数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