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7 洛阳市宜阳县统计局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067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9949万元,增长18.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0389万元,增长3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2796万元,下降6.7%;中长期贷款余额52379万元,增长284.4%。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5071万元,增长1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517人,在校生10403人,毕业生4538人。初中学校招生11205人,在校生32616人,毕业生11721人。普通小学招生12644人,在校生75532人,毕业生12325人。全年“新机制”安排资金77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资助困难学生6818人次。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320人;全年申请专利25件,授权专利20件,分别增长25.0%和42.0%;签订技术合同28份,增长21.8%。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972台(件)。全县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0%。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4.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06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中心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57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576张。卫生技术人员29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5人,注册护士74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4人,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技术人员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9个,床位534张,卫生技术人员731人。能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1.9万人,增长1.8%,参合率99.9%,比上年提高0.7百分点。

全年共参加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比赛28次;参加县以上运动会7次,获得县以上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6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71.02万人。其中:男性36.6万人,女性34.42万人;非农业户口9.76万人。出生人口9731人,出生率6.69‰;死亡人口6174人,死亡率4.25‰;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557人,自然增长率2.44‰。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9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38元,实际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0元,实际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70元,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8%。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039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150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53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89人,增长1.7%,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6621人,参保退休人员5068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21269人,增长0.5%。

全年全县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91万元,增长1.4%;发放农村低保金2347万元,增长41.6%;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60万元,增长170.5%。

全年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316张。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111.6万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776.8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41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20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5种。

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3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8.5%。

全年共造林354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547公顷。全县参加义务植树34.1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7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4.3%。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46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5起。各类伤亡事故死亡10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257.7万元。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7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教育中“新机制”资金包括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费及校舍维修改造费用。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