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万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5 宜春市万载县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公路客运量348万人,旅客旅客周转量13122万人公里,货运量2160万吨,货运周转量192807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3.3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28万余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3万户,增长62.4%。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44万元。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精品。2010年,万载旅游坚持以“康乐养生休闲”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核心,紧紧围绕“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旅游经济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1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7亿元人民币。

七、对外经济

2010年,全县进出口完成9678万美元,同比增长58.95%;出口累计达9465万美元,同比增长55.72%,占年目标任务6400万美元的147.89%,总量居全市第二。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1000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全年新批出口企业15家。全县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67家,发生出口实绩的36家。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2010年,全县共引进市外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6个,合同资金83.8亿元,实际引进22亿元,同比增长20%。2010年,新签约引进项目20个,其中亿元项目12个。已动工兴建的项目有:江西省万载广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海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万载县公司、江西百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黑与白陶瓷有限公司、江西万丰力机械有限公司等。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21663万元,比年初增加103010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9272万元,比年初增加378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7782万元,比年初增加60933万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41135万元,比年初增加52252万元,增长27.7%,短期贷款110078万元,比年初减少10.5%,中长期贷款余额130283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018.7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458.7万元,增长60.7%;人身保费收入7560万元,增长25.8%。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9663人,比上年增加3608人,其中女工生育保险110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5056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8830人,比上年增加559人,工伤保险17500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末,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20人,比上年增加20人,获得和晋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7450人,其中:高级620人,中级2155人,初级4675人。

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服务质量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一年来,共申报项目13个,其中国家级5个,主要是:万载水泵有限责任公司的“GZ型高楼管网智能化分层自适应供水系统”(创新基金)、万载辉明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紫山药抗性淀粉中试”(创新基金)、“脱支增直与抗组合工艺生产高抗性紫山药全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万载县人民政府的“龙牙百合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有机农业研发中心的“有机大米种植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省级4个;市级4个;申报省级重点新产品6个,自主创新产品8个;开展科技合作10项,培育创新型企业9家,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2个,创新团队2个,科技合作产学研项目8个,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1项。市以上科技创新用稿5篇(其中:《科技创新支撑万载掘起腾飞》被《宜春日报》头版头条刊用),引进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企业一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10年高考取得良好成绩。普通高等院校二本以上上线人数747人,其中文化考生上二本线586人(理工408人,文史178人),其中一本以上221人,其中应届生187人(理工145人,文史42人)。全县共录取专科以上考生2174人,录取二本以上考生806人(含艺术类考生92人,体育考生40人),录取率32%。全县共有普通和职业高、初中毕业生7768人,其中高中2123人;全县在校学生104781人,其中高中7461人,初中20012人,小学51623人。全县招收高中生2807人,初中生6996人,小学生10381人,小学生入学率10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0万册,图书总流通量10万人次,全年电影放映近3000余次,观众人数达数十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81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7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7所;卫生技术人员1424人,其中医师573人(其中执业医师455人);全县2010年末拥有医疗床位1273张。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所,卫生技术人员105人。

体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全年举办了全县性各类体育竞赛15次,参赛运动员近二千人次。积极组织全县运动员参加省、市多项比赛。社会体育蓬勃开展,农村体育也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完成了我县裁判员注册工作,我县现有一级裁判员12人、二级裁判员24人、三级裁判员81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贯彻“生态立县、工业富县”的战略思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至2010年,已建成凤凰山公园、龙河公园、康乐休闲公园等,全面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等工程,城市绿地面积达36.25%,绿地覆盖率达41.2%。2010年,万载县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茭湖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岭东、赤兴等六个乡镇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据统计,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2%,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率达98.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