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浦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783.7公里,其中浦南高速89.025公里、国道98.8公里、省道87.75公里、县道191.5公里、乡村道1313.7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051.1公里。 邮政电信业保持稳步增长。邮政业务总量3370万元,增长3.6%。邮电业务年末交换机总容量80060门;本地电话用户60309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均比上年增加,全年旅游总收入42886.18万元,增长450.05%,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5.49万人,增长13.68%。 七、税收、金融和保险业 税性收入稳步增长。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43524.16万元,增长31.86%。各项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3245.26万元,增长14.95%;其中税收收入13238.2万元,增长14.95%;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30278.9万元,增长40.93%,其中税收收入19113.6万元,增长46.77%。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17874万元,增长17.9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557万元,增长15.1%。人民币贷款余额339620万元,增长26.0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0759万元,比增6.57%,中长期贷款余额157322万元,比增57.49%。 保险事业平稳增长。全县保险业实现各项保费收入139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42万元,增长8.9%;人寿险保费收入11830.73万元,增长1.28%。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923.81万元,比上年下降25.19%,赔付率43.0%,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人寿险赔款支出636.56万元,比上年增长60.8%,满期给付1764.3万元,比上年增长65.8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12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20所,小学185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92人,下降34.41%;普通高中招生1677人,下降8.46%,在校生5094人,下降7.6%;初中招生4421人,在校生13998人;小学招生4473人,在校生24586人。全县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11982人;全县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63人。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新进展。2010年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0项,被省、市科技厅、局立项8项,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52万元。项目立项数和争取资金量上都实现新的突破。其中:浦城县仙芝楼健康菌业有限公司与台湾蘑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利用薏苡秸秆进行灵芝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浦城县龙凌植物油有限公司区域重大项目“山茶油冷榨清洁加工工艺和精油生产技术开发”2个项目争取资金110万元。同时安排县级科技项目7项,下达资金23万元。完成科技成果推广和新产品开发42项;完成项目成果登记6项;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家;全县专利申请量26件,授权量21件,增长21.9%,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12件,外观设计8件。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立足浦城薏米、浦城桂花等传统特色产业,重点培植国家地标产品保护。浦城桂花地标保护于9月3日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94号),浦城桂花、浦城薏米产品录入《闽产的,世界的》书籍,实现国家地标保护产品稳步推进。成为县级拥有2个地标产品的唯一地区。指导福建浦城鸿发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鸿发牌UPVC给排水管和福建龙凌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的龙凌牌山茶油两个产品申报省名牌。服务重点项目以谷翠山茶油精炼化妆品基础油生产企业为主,抓好省级和市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监管与服务,尤其是“荣华山产业组团皮革工业园”新上32家皮革制品厂项目,针对新增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多的特点,在企业落地施工初期主动跟踪服务,从厂区建设、特种设备安装、操作人员取证上岗方面给予及时的督促指导,使特种设备报备、监检全部达到规范要求。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专业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9个。年末全县有调频广播台1座,每日播出节目2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台1座,每日播出节目37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5%;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比上年增长1.45%;县乡联网19个,实现全县联网。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8个,各类医院26个,预防保健机构2个。年末全县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8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5人,中级职称人员304人,初级职称人员312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953张,其中县直医院661张、乡镇卫生院292张。农村有村卫生所的村数261个,乡村医生509人。 卫生防疫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县法定传染病发病有所下降,全年发病人次847人次,发病率198.94/10万,分别上年同期下降19.64%和20.5%。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率在98%以上。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有29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与核定,有20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与核定,有20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与核定。环境噪音达标点113个,面积272.2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9.8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 我县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南浦溪水系地表水质达到国家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100%,浦城县区域噪声达到49.7分贝,交通噪声均在65.6分贝。 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起,造成20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3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6742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63元,增长17.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3元,比上年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91.4元,增长3.8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0%,比“十五”时期提高3.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75%,比“十五”时期提高3.3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7,比上年上涨3.7%。从属性看,消费品价格指数104.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99.7;从构成看,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0.5%,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7.9%,家庭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下降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下降0.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9%,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9.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下降1.3%,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上涨0.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6.0。 劳动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36852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7071人,年末全县私营企业从业人员9582人,个体劳动者10169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达27346元,比上年增加2566元,增长10.36%,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87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9%。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主动帮助城镇再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农户”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45人,下岗再就业131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0人,当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385人。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2.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