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阜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邮政、电信和旅游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3797万元,其中:邮政581万元,电信3216万元。 实施以天池为核心的品牌战略,以景区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7.6%。三工河谷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S111线4.54公里道路改扩建和三工河道整治工程,拆除房屋5876间,总面积11.74万平方米,妥善安置农牧民、居民690户,搬迁企业、单位43个。大力发展、规范城郊休闲旅游和农家乐旅游,创国家AAA级旅游景点1个,昌吉州三星级农家乐度假村3个。 六、商业贸易 2005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长加快,阜康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849.8万元,增长16%。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336.2万元,增长16.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是71%;市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513.6万元,增长1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是29%。按行业分组,餐饮业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实现餐饮业零售额12750万元,增长17.8%。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557万元,增长15.9%。其他累计实现1542.8万元,增长6.7%。 七、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成效显着。采取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加“乌洽会”等各类商贸洽谈会,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和大企业集团、非公有制企业对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到位资金11.77亿元。高度重视项目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共争取到上级各类补助资金7800万元,重点投向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层政权建设。油地、兵地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八、税收、财政、金融、保险 税收大幅增长。2005年国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大力组织清欠,全年共完成税收入55632万元,比上年增长41.5%,增收16321万元。地税总收入14112万元,增长15.6%,增收1906万元。两税合计共完成69744万元,净增收18228万元,增长35.4%。 财政收支高速增长。财政收入达到2.77亿元,完成计划的115.4%,同比增长27%。 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增幅大幅增长。年末各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90955万元,比年初增加2249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2784万元,比上年增加8866万元,增长7.2%,居民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69.5%,年末各项金融机构贷款121403万元,比年初减少5606万元,其中农业贷款25457万元,比年初增加8643万。 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6409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财产险收入1294万元,寿险收入5115万元。全年保险业赔付额97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578万元,寿险赔付401万元。 九、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科教兴阜”战略,实施科技项目26个,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科技工作试点县(市)并启动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580万元,完成市三中、三小、九运街中学、城关中心校等校舍项目7个,总面积3.71万平方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14所中小学的撤并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42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投入1900万元,新建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和中医院综合病房楼,柳城子西村等3个村级卫生所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农牧民发放计划生育奖金104.2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2‰以内。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阜康”创建活动,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0.5%,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关停14家非法炼焦企业,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299天。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1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供热质量明显提高。天然气民用户通气点火6391户,民用户普及率达86%,商用户累计通气92家,汽车CNG改装累计达到295辆。继续开展城市绿化年活动,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增长1.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3.5%和32.6%,人均公共绿地8.1平方米,城市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居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农牧民人均减负6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净增423元,达到5255元,增长8.75%。阜康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3839元,增加1371元,增长11%。根据2005年50户城镇居民的家庭抽样调查,全年累计人均总收入8858.76元,增长11.29%,人均可支配收入7846.86元,增长7.39%。收入的增长,有力地刺激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增加,全年累计消费支出6789.09元,增速达到19.63%。 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统筹面进一步扩大。发放低保资金118.8万元,共有752户1333人纳入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募集城市解困和民政救济资金75万元,妥善解决了特困户、受灾户等困难群体的就医、就学、过冬等问题。实施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77户贫困残疾人住上了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