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呼图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1-10-24 昌吉州呼图壁县统计局

林业生产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保持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年完成国省道21公里、乡村道路38公里、居民点12个、工业园区266亩绿化。全县完成合格造林面积5.3万亩,其中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三北”防护、道路、工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完成面积4.92万亩,经济林完成面积0.3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27.5万株。年内新增封沙育林面积2万亩。年末实有育苗面积21255亩,其中2009年新育6450亩,苗农户达400户,总苗量近亿株,销售各类苗木约800万株,收入3500多万元;当年苗木产量达3674万株。全年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0,产地检疫率99%,监测准确率达100%,生物防治率达100%。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继续上升。全年鱼类产量达3550吨,比上年增长10.2%。

乡镇企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0.7亿元,比上年增长9%,完成总产值32.08亿元,增长4%,实现增加值7.97亿元,增长4.5%。但受金融危机、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略有下滑。实现利润17045万元,上缴税金8667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3%和1%。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优质棉基地、中低产田改造、人畜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奶牛养殖小区、节水灌溉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实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和农机装备实力不断增强,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全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当年新增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新修防渗渠道62公里,温室大棚204座。到2009年末农业设施面积达到9650亩,“千元田”和“万元棚”分别26.5万亩和138座。农业机械总动力28.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年末大中型拖拉机3401台,小型拖拉机9029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12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82.5%。耕地面积104.14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98.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9%,比上年增加11.97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县工业企业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积极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30.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3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8亿元。

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原煤煤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69.6%,对工业生产的贡献率达72.1%,拉动速度21.6个百分点。

新建和改扩建企业拉动作用明显。2009年新建的伊恒生物、同旺镁合金、旭泰坤煤炭制品等10家新建企业和鑫江木业、金源洁净煤等6家改扩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81亿元,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1.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煤炭、煤化工及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主要食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建材、纺织和部分轻工业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其中,煤炭、兰炭、乳制品、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配混合饲料、番茄罐头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4.5%、5.5%、14.2%、68.8%、26.1%、24.6和13.6%%。其余工业产品如棉纱、皮鞋、人造板、白酒等呈下降趋势。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完成煤化工产业区1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设计、招标和水厂建设前期准备及园区内15公里供电线路的现场查勘工作。2009年,新增入园企业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工业企业自身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亏损面和亏损额双双扩大。从规模以上企业财务指标上看,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两项资金占到流动资金余额的38.5%,其中产成品同比增长19.4%。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929万元,比上年增长363.6%,其中,亏损企业25家,亏损面达47.2%,亏损额6587万元,增长9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降8.1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提高2.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5.4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资质等级3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3家,全年签订合同26054万元,比上年增长71.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568万元,增长21%,竣工产值19425万元,增长91.5%。实现利润总额575万元、上交税金69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4%和61.4%。

四、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投入1.41亿元城市基础实施建设资金,完成乌伊路非机动车改造、轻纺产业区2号、8号路建设和东风路、S201线绿化工程。改扩建供排水管线26.6公里,供热管线4公里,天然气管线10公里。改造热计量6.5万平方米,新建供热换热站5座。加大了城市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5.4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大幅升温。截至2009年12月末5家企业开发投资,完成投资额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当年施工房屋面积20.99万平方米,增长90.3%,竣工面积14.78万平方米,增长4.9倍。全年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6.4万平方米,增长3.9倍。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城乡道路建设进展顺利交通运输业保持平稳增长。2004年开工建设的全长69.3公里的呼石公路全线通车并投入使用,呼芳公路改扩建工程和80公里通村油路工程实施完工。顺利完成4条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和9条县道239.2公里的经常性养护。据统计,2009年年末,全县客货运运输企业14家,交通运输从业人员1876人,营运车保有量2886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320辆,公交车56辆,出租车582辆,货运车1928辆。拥有客运线路49条,日发班次600个。客运网络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通车率100%。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