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呼图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成效覆盖面不断提高。正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使数字电视陆续进入千家万户。截至年末,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85%,有线电视用户数1.8万户,其中有数字电视信号的1.22万户。发放“村村通”卫星直播到户设备1539套,“村村通”入户率达98.9%。广播站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全县广播系统自制节目达2450小时,电视系统自制节目1220小时。全年电视台共播发新闻稿件2048条,对话18期,呼河大地20期,广播电台共播发新闻稿件1655条,做行风热线10期。在昌吉州主要新闻媒体发稿930条,其中,昌吉日报上稿325条,在昌吉电视台上稿371条;在昌吉人民广播电台上稿234条;在自治区主要媒体上稿108条。 十、环境保护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继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工作成效明显。东风路绿化带精品改造、S201线景观绿化及南侧绿化等工程全部完工,垃圾填埋厂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全年县财政对环境保护投入达到3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1%,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1500万元、城镇绿化投资26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36.1%。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62.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8平方米。年末实现区域集中供热面积131.3万平方米,农村改厕2360户,城镇生活污水处理224.8万吨,处理率达72.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污染物减排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22.8吨,比上年减排596.8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77%,废气治理率92.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1.3%,分别比上年提高2、2.5和1.3个百分点。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和“三同时”合格率为100%,小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执行率100%。 十一、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建立了“打基础、保稳定、保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县平安乡镇、村(社区)创建合格率为100%,平安单位、家庭创建合格率为97.7%和98.2%。重点要害部位技术防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92%,农村技防覆盖面为39%。全县刑事案件破案率73.8%,其中八类案件破案率87.5%,治安案件查处率达100%。全年未发生“三股势力”渗透破害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案件。 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以煤矿、交通事故整治为重点,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奖罚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有力地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8次,排查企业、单位781家,下达整改指令书362份,有1200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自查、自改一般隐患2956处。13处重要路段设立电子警察,有94辆区间以上客运车辆已全部安装GPS监控装置,四家化工企业安装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70起,死亡18人,伤24人,直接经济损失12.6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6%、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26%、38%。据初步测算,全县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29人/亿元,比上年减少0.02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减少1.66人/万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8.03人/万车,比上年增加2.99人/万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62人/百万吨,比上年减少1.84人/百万吨。 十二、人口、劳动就业、老龄、残疾人、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全县人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9年年末总户数为(含兵团)76524户,比年初增加1486户,户籍总人口21.76万人,比年初增加2470人,增长1.15%,其中:汉族16.73万人,少数民族5.0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86人和784人,增长1.02%和1.58%。在总人口中地方人口为13.92万人,比年初增加989人,增长0.72%;其中汉族9万人,少数民族4.9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49人和740人。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38个,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761人,外出务工7357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2.6万人次。年末全部从业人员达6.81万人,其中女性3.15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11568人,比年初减少24人,其中企业单位5831人,减少166人,事业单位3970人,增加97人,机关单位1740人,增加18人,民间等其他单位从业人员27人。2009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40人,登记失业率为3.4%。 老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和中心敬老院建设基本完工。全年采取28个公厕每年补助150元,每辆车每年补助400元等措施,免费为老年人开通了1路和5路车。老年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上公厕、进公园、借阅图书等17项优待政策和全县90岁以上老人发放每月50元高龄补贴、100岁以上老人100元的高龄补贴等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残疾人保障取得成效各项工作扎实开展。2009年,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9人,个体就业15人,分散就业25人,扶持资金2.2万元。有25户残疾家庭享受助学补贴4.2万元。全县白内障复明手术37例,补助资金6000元,28名听力障碍患者配助听器31台,补助资金6927元,为残疾患者赠送轮椅29辆,发放用品用具120件,参加“新农合”的残疾人全额补助3.2万元,临时救济补助8000元,鸡苗补助2.1万元。全年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0户。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建设完成大丰镇、二十里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全年全民族计划生育率为99.71%,其中汉族99.27%,少数民族100%。全县已婚育龄妇女31129人,其中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28681人,综合节育率为92.14%,比上年下降0.64个百分点,其中汉族综合节育率93.66%、少数民族为89.22%。全年户口登记新出生1397人,出生率为9.36‰,死亡472人,死亡率为3.16‰。自然增加人口925人,自然增长率为6.2‰,比上年下降0.22个千分点,其中汉族自然增长率2.46‰,下降1.4个千分点,少数民族13.74‰,提高1.91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