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呼图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呼图壁县统计局 2010年2月22日 2009年,呼图壁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种全会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措施,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围绕县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人大第十五届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顺应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有效地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经济呈现增速加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超越60亿元大关。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全县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6.88亿元,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26.3%,其中:工业增加值16.17亿元,增长33%,建筑业增加值8.43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5%。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39.4%、36%和24.6%,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在17.5%的增长速度中,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4.8、8.7和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产业分别提高0.1和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加民生工程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上划中央、区、州的分别为15501万元、862万元和45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8亿元,增长24.63%。在四大主体税种中,营业税增长44.38%,企业所得税增长32.25%,个人所得税增长26.02%,增值税下降23.67%。从财政支出看,全县财政支出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2亿元,增长19.9%。支出项目中,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基本公共管理和服务、公共安全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4.6%、88.1%、57.2%、14.7%和6.9%。 金融机构支持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存贷款增幅呈现近几年最好的态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36亿元,比年初净增9.02亿元,增长2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7亿元,净增4.73亿元,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达17.6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1.8亿元,分别比年初净增0.98亿元和3.99亿元,增长5.9%和51.2%。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产业投向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4.68亿元,工业投资13.8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4.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4%、43.3%和22.3%,为我县推进现代农业、巩固畜牧业、大力发展工业、兴旺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明显。全年非国有投资完成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国有投资完成8.21亿元,增长48.2%,比非国有投资增幅高出19.3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乡镇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 支农、惠农政策成效显着。2009年,我县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县财政对农林水事物投入资金11089万元,其中投入支农资金4200万元,金融部门发放各类农业贷款11.8亿元。二是将玉米首次纳入良种推广补贴范畴,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良种推广补贴实现全覆盖。三是继续执行敞开收购、按商品量进行直补政策,小麦价外补贴标准为0.2元/公斤。四是落实农资综合补贴,补贴标准统一为计划内每亩92元、计划外46元。五是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28万元。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2009年农业丰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含套播、复播,下同)110.35万亩,比上年增加30.02万亩,增长37.4%。主要农作物呈现出“六快一稳一减”态势。既粮食面积达到48.54万亩,比上年增加28.1万亩,其中小麦35.42万亩,增加18.7万亩;油料5.48万亩,增加4.11万亩;蔬菜12.89万亩,增加8.31万亩,其中制酱番茄8.32万亩,增加4.72万亩;瓜果1.06万亩,增加0.76万亩;甜菜1.29万亩,增加0.55万亩;饲草作物9.06万亩,增加6.47万亩;薯类作物0.61万亩,增加0.06万亩。棉花30.49万亩,受政策调减和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比2008年减少18.88万亩,下降38.2%。 主要农作物产量迅猛增长。全年粮食产量19.1万吨,比上年增产10.93万吨;油料产量5948吨,比上年增长2.4倍;蔬菜62.7万吨,比上年增产40.71万吨,其中番茄48.16万吨,增产29.42万吨。甜菜和瓜果产量分别达3.58和6.6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产2.6和3.01万吨。饲草产量31.49万吨,增产24.24万吨。薯类1.5万吨,增产0.25万吨。棉花产量3.7万吨,受播种面积减少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减产2.15万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和收购量双双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4.21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全年收购量为9.5万吨,比2008年多收购7.45万吨。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主导作用地位凸显。2009年完成畜牧业产值1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4%,实现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3.1%。 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截止2009年底,已建立大型肉鸡养殖基地4个、种鸡养殖基地1个,鸡舍250栋,家禽出栏规模达1600万只。养殖小区105个,育肥暖圈6850座。天康集团的国家级生猪繁育基地已达到10万头出栏规模。牲畜防疫、冷配、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繁殖成活率不断提高。 牲畜饲养良好、主要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截止2009年12月,牲畜期末存栏数58.43万头,比上年增长5.1%,全年牲畜出栏98.9万头,增长13.9%,家禽出栏1654.8万只,增长36.5%,肉产量6.15万吨,增长11.5%;奶类产量16.7万吨,增长16.9%,羊毛产量1453吨,增长12.5%,禽蛋产量1488吨,增长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