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且末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年,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扶贫开发为总揽,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抢抓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突出“三农”和重建两个重点,深入实施农业稳县、生态立县、矿业兴县、石油富县的发展战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296万元,增长11.3%;第二产业增加值16787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4917万元,增长10.0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7385万亩,比上年下降16.47%;蔬菜种植面积0.3624万亩,比上年下降9.87%;油料种植面积0.0113万亩,比上年下降77.97%,全年粮食总产量4.0904万吨,比上年减少0.82万吨,下降16.78%;蔬菜和油料产量分别为0.5798万吨和0.001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4.19%、下降77.19%。 2010年我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为4638亩。按林种分,防护林面积4638亩。全县育苗面积285亩,其中:本年新增育苗面积249亩。 年末大牲畜存栏3.33万头。其中:牛存栏1.85万头;生猪存栏0.79万口,羊存栏31.48万只,水产品产量255吨。全年肉类总产量7517吨,比上年增长1.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0年,且末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的发展特点是工业增长放缓,企业增速缓慢。尽管如此,工业生产依然保持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33.2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工业增加值2320.3万元,同比增长3.1%。全县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351万元,增长3%。 全年发电量33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供热量23.6百万千焦,同比增长9.3%;自来水生产量14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527万元,同比增长9.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92万元,同比增长26.47%;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47201万元,同比增长25.01%。共有施工项目81个,同比增加18个,增长28.57%;其中:新开工项目57个,同比增加11个,增长23.91%。 五、商贸 2010年,随着且末县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且末县城镇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初见成效,新建农家店40个,规范完善农家店28个,使农家店覆盖到90%的乡镇和75%的行政村,以农家店为主体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供销网络基本形成。二是大力推进家电下乡惠民工程,全县12个销售网点累计销售家电产品2303台(部),实现销售金额626.98万元,完成补贴兑付2101台(部)51.8万元。三是开展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累计销售698辆,实现销售金额56.11万元。 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908.2万元,同比增长41.2%。剔除石油公司和新华书店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83.4万元,同比增长11.8%。城乡市场销售额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542.8万元,增长39.97%;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65.4万元,增长45.4%,剔除石油公司和新华书店,全年县级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024.2万元,增长9.9%;县以下累计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859.2万元,增长24.6%。 六、交通、邮政和旅游 2010年,全县公路客货运输车辆652辆,其中客运运输车辆271辆。全年完成客运量99363人次,增长11%,客运周转量6053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3.1万吨,增长8%,货运周转量5244万吨公里。辖区共有的15个乡镇场中,已通班车的乡镇场14个,占通车率的100%,行政村数54个,已通班车50个占通车率的93%。 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275.6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全年旅游行业共接待游客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旅游业总收入617万元,比上年增长5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87万元,增长3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7524万元,增长32.2%。地方财政支出完成64849万元,增长37.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3122万元,增长36.5%。 金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380万元,比上年增长50.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642万元,增长37.98%。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9997万元,增长13.54%。银行贷款的增加使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了金融业效益的增长。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2010年县财政科技投入736万元,其中:科学事务管理费67万元,科普经费12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657万元。 教育:我县共有中小学校1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牧区寄宿制初中1所,小学12所。另有教学点7个,县公办幼儿园1所。 截止目前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职工1065人,局机关干部26人,合计1091人。其中有汉族教职工308人,民族教职工808人。全县专任教师916人,汉族专任教师237人,民族专任教师679人;小学专任教师559人,其中民族教师436人。全县副高职称有74人,中级职称383人,初级职称444人。 截止到2010年9月15日,全县中小学生共有9958人,其中高中生1556人,初中生2194人,小学生4183人,学前教育学生2025人。2009-2010学年,全县7-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4%,13-15周岁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84%,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县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0.63%;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74%,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3.13%;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