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渭南市合阳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跨越发展、和谐奋进”两大主题,紧扣“两大两增一提高”目标,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8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16亿元,增长9.9%。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6%、24.1%和48.3%。人均生产总值3781元,较上年增加了595元。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县353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在1756个村民小组确定了信息员。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劳务输出7.24万人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类项目进展缓慢;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财税贡献率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8%。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6.18亿元,同比增长10.5%;林业总产值完成0.2亿元,同比增长34%;牧业总产值完成1.17亿元,同比下降13.7%;渔业总产值完成0.39亿元,同比增长19.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51亿元,与上年持平。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81.26万亩,较上年下降了2.4万亩,同比下降2.9%;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分别为222公斤、18.05万吨,较上年增加了30公斤和1.95万吨,同比增长15.6%和12.1%。其中小麦总产为8.01万吨,增长9.6%;玉米总产8.74万吨,增长18.5%。烤烟总产0.14万吨,下降6.7%。棉花总产0.63万吨,增长41.4%。油料总产0.21万吨,下降34.4%。蔬菜总产2.59万吨,增长3.2%。水果总产13.64万吨,增长31.9%。其中苹果总产12.63万吨,增长33.1%。

退耕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县造林面积完成3万亩,同比下降16.7%。其中退耕造林面积完成7995亩,同比下降20.1%。核桃产量60吨,同比增长20%。花椒产量400吨,同比增长14.3%。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出栏牛、羊分别为7718头、26774只,较上年下降32.2%、24.7%;出栏猪79489头,较上年增长4.4%。年末牛存栏为37968头,下降15.9%。其中奶牛存栏2371头,增长30.9%。猪存栏71134头,下降13.7%。羊存栏58316只,下降22.8%。家禽存栏43.21万只,增长0.3%。全年肉类总产7751吨,下降2.2%。禽蛋产量3082吨,增长5%。奶产量5897吨,下降2.5%。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2000亩,其中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16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为5095吨,较上年增长0.1%。

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全县共确立了38试点示范村,发放了200多本标准图册,完成了22个试点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30多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已全部完工。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以改造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完成投资6875万元。其中,定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547万元;孟村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440万元,建成骨干坝、中、小型坝共7座,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完成264万元,解决了7285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9.1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68.4万亩,机耕率为65.9%;机播面积47.1万亩,机播率为45.4%;机收面积40.9万亩,机收率为39.4%。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28325吨,增长15.1%;农膜使用量544吨,增长10.1%;农药使用量260吨,增长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9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5.4%。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0.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33万元,较上年增亏1428万元;实现税金3820万元,同比下降32%。

全县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86.01%,较上年下降46.3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由98.54%降至97.54%;总资产贡献率由14.41%降至7.83%;资本保值增值率由145.76%降至76.63%;成本费用利润率由3.7%降至-0.13%;资产负债率由53.45%增至70.23%;全员劳动生产率由52964元/人降至49747元/人;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33次降至1.08次。

全县共实施技改项目5项,共完成投资2042万元。其中,恒兴果汁厂污水处理项目和冷库建设项目,完成工作量1430万元;万里焦化公司捣固设施技改项目,完成工作量229万元;煤炭开发公司万吨油漆生产线扩建项目,完成工作量233万元;天合油脂公司生产线改造项目,完成工作量150万元。

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72万元,同比增长42.7%;工程结算收入7020万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利润402万元,较上年减亏410.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227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3827万元,同比增长89.6%;农村投资完成13400万元,同比增长43.9%。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34323万元,同比增长1.28倍。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734万元,同比增长3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855万元,同比增长3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238万元,同比增长1.12倍。

县乡公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投资12690万元,较上年增长1.94倍。其中,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完成96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21公里。一是县道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840万元,改造黑澄公路王村段8.9公里,新华公路百良、黑池段6公里,王皇公路25公里;二是高速公路损毁地方公路修复工程完成投资1471万元,修复县乡公路7条43公里;三是通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860万元,开工建设通村公路130个行政村270公里,铺筑油路(水泥路)200公里,11月底全面完成。另外,凤凰北路已完成投资1060万元,完成道路征地、房屋拆迁、管道铺设及排水工程和路基回填等工程,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