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志丹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紧盯“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接连不断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克难奋进,顽强拼搏,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健发展的势头。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县连续第四次入围“西部百强县”和“陕西十佳县”,首次跃升全省“三甲”。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6.17亿元,同比增长25%,连续五年实现17%以上增长,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37.21亿元,增长26.2%;第三产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07674元,比上年增加14114元。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1%、93.97%和3.93%;拉动率分别为0.52、23.49和0.99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8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实现农业产值3.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8%。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2.38元,增长11%。主导产业开发稳步推进,新发展畜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68个、专业户1135户,养殖效益逐步提升;新建苹果园4.03万亩,总面积达到6.4万亩,管理水平显着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5.7万吨,同比增长3.5%。生产水果9767吨,比上年增产185吨,同比增长1.9%。其中苹果产量4390吨,比上年增产119吨,同比增长2.8%。油料产量达2944吨,比上年减增317吨,同比下降9.7%。新增大棚205棚、弓棚885棚,总数分别达到2670棚和2663棚,蔬菜产量突破2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2008年,是我县实施生态大县的第三年,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巩固、县城“两山”景观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我为志丹种棵树”活动全面启动。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新造林4.23万亩、补植30.2万亩、绿化公路630公里。全县的林地面积累计达175143公顷。 畜牧业发展平稳。2008年,全年畜牧业产值达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8.89%。肉类总产量2728吨,比上年下降59.3%。大家畜年末存栏27160头,比上年下降14.3%。其中生猪年末存栏26800头,比上年增长24.6%;羊子年末存栏67100只,比上年增长17.1%。家禽年末存栏17.2万只,比上年同期下降21.8%。 农村经济运行良好。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5.02亿元,比上年净增4130万元,同比增长9%。农村经济净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净增3601万元,同比增长12.5%。 三、工业、投资、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有力。2008年,我县大力支持石油勘探开发,各石油开采企业协调发展,石油工业骨干地位进一步巩固。永宁采油厂新打油井670口,产销原油120.7万吨,增长4.08%,完成销售收入33.38亿元,增长5.2%。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0.45亿元,用现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7%。实现工业增加值13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4%,占全县GDP的93.16%。 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8.6亿元,用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7.2%。实现增加值136.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4%。占全县GDP的93.1%。其中县属企业完成产值7837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0.19%。 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08年,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8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15.6%。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008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4亿元,同比增长18.6%,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2亿元,同比增长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7万元。年初确定的5个重点项目、23个一般项目、14个常规项目和7个招商引资项目总体上按计划有效实施。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8年,我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客运量46.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客运周转量为3045.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全社会货运量完成243万吨,比上年增长15.7%;货运周转量达48595.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7%。新铺乡村油路153.9公里,油路通村率达到72%,新修乡村砂石路86公里,砂石路通村率达到100%。 邮电通讯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我县各类通信用户突破20万户,邮电业务总收入达1.13亿元,比上年净增121万元,增长11%。全县城市电话用户数达1.75万户,比上年增长29.8%;农村电话用户达7344户,比上年减少16.2%。 已通电的乡镇(区、街道办)13个,已通电的行政村200个,新建35KV变电站1座,架设或改造农村电网45.8公里,城乡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用电量28078万度,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农村用电量1978万度,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3.7倍。 县城数字电视转换基本完成,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409户,有线电视用户累计达到16603户,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7%,电视信号覆盖人口达14.1万人。 五、商业、物价 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2008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4亿元,比上年净增7726万元,同比增长24.4%。 (一)分区域来看,城区的消费水平远远的高出农村。县的零售额为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7%;县以下的零售额为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