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各项工作,紧扣“两大两增一提高”目标,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4.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8亿元,增长8.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9%、20.0%和51.1%。人均生产总值3186元,较上年增加了354元。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9214人,较上年末增加619人。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指导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184人次,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劳务输出7.21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7万人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县经济总量较低,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小,财税贡献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增长乏力;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一、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45%。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5亿元,同比下降1.4%;林业总产值完成0.13亿元,同比下降7.6%;牧业总产值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5.84%;渔业总产值完成0.38亿元,同比增长19.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33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款427.2万元,亩均4.75元;发放大型农机具补贴款70万元,购回大型农机具77台。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下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83.7万亩,较上年增加10.2万亩,增长13.9%;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分别为192公斤、16.1万吨,较上年减少50公斤和1.7万吨,下降了20.7%和9.6%。其中小麦总产为7.31万吨,下降13.9%;玉米总产7.37万吨,增长4.2%。烤烟总产0.15万吨,增长49.8%。棉花总产0.45万吨,下降19.8%。油料总产0.32万吨,下降50.9%。蔬菜总产2.51万吨,增长29.4%。水果总产10.34万吨,下降15.8%。其中苹果总产9.49万吨,下降16.9%。 退耕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县造林面积完成3.6万亩,同比下降5.3%。其中退耕造林面积完成1万亩,同比增长2.3倍。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完成1.3万亩,同比增长3.3倍。当年苗木产量为2000万株,同比下降33.3%,核桃产量50吨,与上年持平。花椒产量350吨,同比增长16.7%。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出栏猪、牛、羊分别为76111头、11398头、4744只,较上年增长21.2%、21.3%、15.4%。年末牛存栏为45133头,增长0.04%。其中奶牛存栏1811头,增长2.5%。猪存栏82380头,增长25.6%。羊存栏75492只,下降2.0%。家禽存栏43.07万只,增长23.1%。全年肉类总产7924吨,增长18.8%。禽蛋产量2935吨,增长16%。奶产量6080吨,下降1.7%。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2000亩,其中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16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为5095吨,较上年增长0.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投资97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铺设管道35公里,衬砌渠道37公里,修建排灌站4座,新打修复机井15眼,建成高效农业示范田1500亩,购置仪器设备24台件,装备乡镇林业站、水管站各1个。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9.8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68万亩,机耕率为64.1%;机播面积45万亩,机播率为42.5%;机收面积40万亩,机收率为37.8%。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24605吨,下降1.03%;农膜使用量494吨,增长29%;农药使用量220吨,下降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0.57亿元,同比增长17.7%。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着提高。全县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37.08%,较上年提高15.37个百分点。七项效益指标呈“六增一降”态势。产品销售率由100.46%增至100.48%;总资产贡献率由9.95%增至9.74%;资本保值增值率由131.48%增至153.05%;成本费用利润率由5.04%增至5.74%;资产负债率由66.97%改善为52.71%;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8412元/人增至59537元/人;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51次降至1.35次。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1.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31万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税4504万元,同比增长4.24%。 技术改造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全县共实施技改项目7项,共完成投资2055万元。其中,恒兴果汁厂污水处理项目和冷库建设项目,完成工作量1160万元;万里焦化公司捣固设施技改项目,完成工作量262万元;煤炭开发公司扩大生产能力及安全设施改造项目,完成工作量170万元;金桥煤炭公司井下巷道项目,完成工作量280万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工程结算收入5912万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8.4万元,较上年增亏9.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4.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24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3112万元,同比增长6.7%;农村投资完成9312万元,同比增长19.4%。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5065万元,同比增长33.2%。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26万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68万元,同比下降2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280万元,同比增长75.2%。 县乡公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投资4318万元,较上年增长75.3%。其中,县城文化路、环北路及解放北路等为主的城市道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41万元;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33万元,县道升级改造25.6公里,乡村道改造89.2公里,乡道升级改造完成西明—高原寨6.5公里,南洼—营里14公里,北知堡—前咀3.3公里,共23.4公里,村道升级改造完成太定、刘家岭、西清等29个村进村油路35.8公里,砂石路30公里;投资1520万元完成洽川大道东段连线路段的路面铺筑及绿化,目前已竣工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