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1 渭南市合阳县统计局

文化、教育、公共设施投资成效显着。2005年,全县文化、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181万元,同比增长93.3%,合阳中学新校区建设已全面展开,初期投资完成1264万元,路井中学投资550万元的综合实验楼已竣工完成,危漏校舍改造完成投资2040万元,新建校舍13080平方米,排危改造5605平方米;合阳县第二医院综合住院楼、疾病控制大楼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也进展顺利,目前已竣工完成。

五、商业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6289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535万元,同比增长7.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754万元,同比增长7.6%。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61295万元,同比增长7.4%;餐饮业零售额完成3970万元,同比增长9%;其他行业零售额完成1025万元,同比增长8%。私营企业达200户,个体工商户达3175户,非公有制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亿元,同比增长16.7%。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5年,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普通高中5所,招生4303人,在校生10870人;初级中学23所,招生8429人,在校生27505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7%;普通小学招生4954人,在校学生4044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幼儿园入园人数达4951人,在园幼儿数达6128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招生数2033人,在校学生4089人。高中教育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县共有4382人参加高考,其中一本上线454人,二本上线1252人,本科上线率高达38.9%,名列全市前茅。

科技推广稳步发展。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制作科技宣传版面30块,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现场咨询群众2000人次。向省、市申报各类科技计划5项,其中列入市计划2项(瘦肉型三元杂交猪推广、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共评出县科技进步奖拟奖项目7个。完成了全县科普资源调查。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5年公路旅客运输量为2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9.1%;公路货运量为76.6万吨,同比下降18.57%。民用汽车拥有量为340辆,同比下降50.4%。农用运输车拥有量为2000辆。摩托车拥有量为12998辆。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5年,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2207万元,同比增长3.1%;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757万元,同比增长7.7%。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64824户,较上年净增3383户。其中,市话用户16273户,农话用户48551户。移动电话用户68945户,较上年净增23403户。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33769户,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31部。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2404户。

洽川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西旅集团洽川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0余万元,征地22亩,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垂钓园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我县首家室内温泉游泳池。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2万人次,门票收入214.3万元,综合收入1830万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55万元,占全年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0.8%。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各税完成1666万元,增长17.2%;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241万元,下降33.7%;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68万元,下降48.5%;专项收入完成340万元,下降2.9%。地方财政总支出20317万元,占全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9.7%。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农林水气事业费支出1837万元,增长41.3%;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891万元,增长23.1%;教育支出6164万元,增长38.3%;医疗卫生支出471万元,增长30.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736万元,增长26.9%;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支出2682万元,增长8.7%;行政管理费支出4095万元,增长34.2%;公检法司支出944万元,增长25%;

金融形势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7.7亿元,同比增长19.4%;各项贷款余额达10.58亿元,同比下降0.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9亿元,增长18.9%。累计现金收入52.88亿元,现金支出51.5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了10.18亿元和9.75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回笼货币1.3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7.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16万元,比上年增长2.2%。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我县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制作了五年规划和三年保障措施。面花和提线木偶作为推荐作品参加了北京民间工艺品选拔。对已普查出的1543件民间工艺品和110名传承人进行了妥善保护。征集明万历年间墓志铭、汉代陶器等流散文物14件。“洽川之歌”征集活动中,有7首歌曲入选。坊镇文化楼年内全面峻工并投入使用。全县乡镇文化站共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69次。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4381户,累计已达1.7万户。有线电视信号已覆盖全县15个乡镇151个行政村。全年共采编、播放电视新闻150组、1450条,广告信息120组、2065条,其中公益广告80条。社教专题节目45组。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共门诊诊治患者32.1万人次,住院治疗患者7389人次。新建县中医院住院4400平方米。县疾病控制中心业务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先后完成了和家庄、百良和黑池卫生院门诊楼建设任务,基层群众的就医环境逐步好转。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在渭南市第十届全民运动会上,我县代表团参赛的柔道、乒乓球、田径三个项目,共取得6金7银7铜的好成绩。在渭南市体育工作会议上,我县被评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

环保工作成效显着。2005年我县烟尘排放量11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3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77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0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18万吨,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2.3%,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