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彬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彬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83个县市)中排名第11位,位次前移9位紧列“十强”之后,且荣获“2009年度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10名”单项奖励。 一、综合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总量突破60亿元。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0.06亿元,增长22.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为13.9、9.0、8.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3.11亿元,增长28.9%;第三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9:71.8:16.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9.9和2.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394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42亿元,增长12.8%,实现增加值7.1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78亿元,增长14.1%;林业产值0.18亿元,增长50.0%;牧业产值1.20亿元,增长10.9%。 粮果产量稳定增长,生态治理初现成果。粮食播种面积43.2万亩,增长1.9%。粮食总产12.09万吨,增长13.2%,其中夏粮5.58万吨,增长15.4%;秋粮6.51万吨,增长12.0%。油料播种面积6.8万亩,总产0.73万吨。水果总产38万吨,增长21.9%,实现产值6.4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当年完成造林面积4.9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6万亩,零星植树78万株。建成绿色家园新村30个,复垦土地5600亩,治理水土流失56平方公里,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观。 畜牧业较快发展。全年肉类产量4633吨,增长13.1%。奶类产量4820吨,增长13.7%;禽蛋产量3500吨,增长18.6%;年末牛存栏2.18万头,猪存栏3.02万头,羊存栏3.63万只,水产品产量35吨。 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新建通村水泥路(柏油路)138公里,全县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83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目标;土上路彬县段建设、底韩路升等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全县公路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新建农村饮水工程32处,实施农村电网改造35个村,新建沼气池2637口,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新村建设成效显着。全县投资5.89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642万元,结合异地搬迁、以工代赈、移民安居等项目,实施46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9个村土窑洞居住户“三告别”工程,累计建成农民新居5039户3万间60万平方米。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2009年,全县工业完成现价产值72.57亿元,增长44.4%。规模工业完成产值70.14亿元,增长45.4%,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增长28.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6户,其中,产值过千万元企业11户,过亿元企业4户,过20亿元企业2户。 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41.28亿元,增长26.7%,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83.5%,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8.9个百分点,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9年,原煤产量1623万吨,增长24.6%;发电1.68亿千瓦时,增长25.6%;果汁产量8212吨,缸瓦1277万片,水泥53827吨,混凝土18311立方米,自来水195.2万吨。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三级以上)6户,完成建筑业产值5.20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4.1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4.90万平方米,年末从业人员218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3.03万元/人。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2009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9亿元,增长54.8%。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46.01亿元,增长74.9%,城镇新增固定资产17.83亿元,施工项目58个,投产项目32个,施工房屋面积56.03万平方米,住宅27.60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0.95万平方米,住宅17.73万平方米。农民私人建房投资5.89亿元,增长23.7%。 五、交通、邮电 2009年全县客运量16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995万人公里。货运量389万吨,货运周转量24815万吨公里。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1574辆,其中:载客汽车821辆,载货汽车762辆。摩托车7072辆,其它汽车1633辆,拖拉机312辆。 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收入4921万元,下降17.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223万元,增长10.8%;电信业务收入1074万元,下降5.9%;移动联通业务收入2624万元,下降30.0%。 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899户,移动电话用户172556户,互联网用户5769户、宽带上网860户,有线电视8577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活跃繁荣。200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03亿元,同比增长20.8%。按地域划分,县级零售额7.66亿元,县以下零售额3.37亿元。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2亿元。 市场物价涨幅逐月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4%,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保障能力显着增强,金融业支持力度成倍增加。2009年财政总收入10.53亿元,增长4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增长47.5%。财政总支出8.94亿元,增长25.4%。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98亿元,增长44.0%,比年初增加17.12亿元;年末贷款余额34.91亿元,增长176.8%,比年初增加22.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28亿元,增长26.8%,比年初增加7.04亿元。 |